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京津冀轨道交通应尽早实现“一小时交通圈”

文 / 郭思远 《 人民周刊 》(

    横躺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断头路”,以及多方利益的博弈,让京津冀轨道交通发展至今未能落实。轨道交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金石”。

    倘若你站在北京大望路华贸天桥上,由东往西,抬眼望去,在北京开往河北燕郊的公交车站上,每天下班点都排满长龙,等待那辆回家的公交。站台上,工作一天后的疲惫与等公交的无奈都挂在上班族的脸上。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什么时候才有开往燕郊的地铁? 

    今年初,媒体曾报道,平谷线或通往河北,全长70公里,初步规划在燕郊、三河设立两站,但该线路并非地铁,而是采取类似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的形式,大间距、高速度,最高时速达160公里,1小时内可达北京市区,有望成为首条京冀轨道交通线。虽然北京市已把方案呈交国家发改委,但这只是三种线路规划之一,一切尚属待定。

    修地铁到燕郊这种“狼来了”的故事,已上演多次,让住在燕郊的“北漂”已感麻木。此前,曾有八通线、6号线支线通往燕郊的诸多版本,但时过境迁,通往燕郊的地铁依然没有开通,各种利好消息的盛行,多是燕郊人民的一厢情愿,最终不了了之。

    京津冀一体化在于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让津冀两地承担北京的非首都核心职能。然而,横躺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断头路”,以及多方利益的博弈,让京津冀轨道交通发展至今未能落实。轨道交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金石”。

    京津冀三地之间每天往来人员众多,就燕郊来说,每天就有30多万人上演“双城记”,在公交系统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如能开通轨道交通线,将大大缓解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老百姓交通出行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之一。

    按照北京市城市功能的定位,正拟把非首都核心职能产业迁往津冀两地,实现产业转移和升级。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北京往往作为销售和研发中心,而其他业务将分散到天津、河北两地,轨道交通将是必备的交通工具。如果能够实现轨道交通“一小时交通圈”,将大大降低来往京津冀三地的交通成本。

    另外,当前雾霾问题一直困扰着京津冀等地,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是导致雾霾的原因之一,而发展轨道交通便可缓解公交的运输量,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随之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为治理雾霾提供可选途径。

    既然发展轨道交通有多方面的好处,那为何至今没有落实?究其深层的原因,在于这会触及多方面的利益。比如如果地铁开到燕郊,那么燕郊的房价会噌噌上涨,而会导致通州房地产降价或滞销,严重影响通州房价。因此,发展轨道交通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才能让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而相比于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实施,发展轨道交通更容易落实到民生上,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成果。

    轨道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所在。如何绘制京津冀轨道交通图,直接影响着三地百姓的生活。因此,要破解京津冀一体化的难题,京津冀三地不妨从轨道交通入手,打破原有利益链条,惠及民生,实现共赢,尽早实现“一小时交通圈”。

京津冀轨道交通应尽早实现“一小时交通圈”
多方声音:京津冀交通 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