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核企走出去与日韩有深刻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核电项目中,按照目前的协议,中国企业充当的仅是资金输出的角色。这与日本、韩国等国家主要依靠技术“走出去”有着深刻的区别。

翟永平 《 人民文摘 》(

    2014年6月9日至11日,以“核能——能源稳定的关键”为主题的2014年莫斯科国际核工业展览举行。中核集团率团参加了这次共有31个国家、1800人参与的核能盛会,向国际核能界展示了我国核能最新发展成就——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

    据了解,“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指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的融合,被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中核集团的动作目的明确,就是为了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说。

    核企出海拼杀得失参半

    从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到南非、土耳其,再到英国,近年来,中国核电企业一直奔波在“走出去”的路上。但正如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此前在媒体上所公开表示的,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在“走出去”的路上,人们可以看到由中核集团总承包,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恰希玛核电站(一期),自投产运营至今,安全指标和运行业绩良好,受到了巴基斯坦方面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好评。

    中广核集团2013年10月中旬签约参与法国电力公司在英国欣克利角建设核电站的项目。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英国核电项目建设的资金主要由中广核承担,该项目的总投资预算是140亿英镑,约合1400亿元人民币。

    中广核集团还与罗马尼亚达成合作开发切尔纳沃德核电站3、4号机组意向书,并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先后与南非合作,计划参与建设南非新核电站。

    商务部官网也援引南非媒体的消息称,中国官方已表示希望参与建设南非新核电站。南非计划投入1万亿兰特(约合人民币5700亿元),建设3座总装机容量为960万千瓦的核电站。

    此外,中核集团还参与了阿根廷核电项目的投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核电项目中,按照目前的协议,中国企业充当的仅是资金输出的角色。这与日本、韩国等国家主要依靠技术“走出去”有着深刻的区别。

    核电技术是敏感技术,各国对技术要求都非常严格,审批也严格,而中国在国外建设核电站方面仍然缺乏基于创新技术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这使得中国核电企业在参与国际核电项目的时候屡屡品尝失利的痛苦。2013年4月,在参与土耳其一个核电站项目的竞标时,中国核电企业曾一度获得领先优势,但该项目最终采用了由日本三菱重工和法国阿海珐联手设计的Atmea1型反应堆。中国核电企业失利。

    2012年5月,中广核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分别高调组成财团,宣布有意参股英国“地平线”核电项目,但最终败给了日本日立集团。

    据了解,沙特宣布将在今后20年内斥资1000亿美元建造16座核电站,以满足沙特国内每年8%的电力递增需求。

    沙特这一庞大的核电市场,不仅吸引了中国,还有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级核电强国,而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已与沙特签署了相应的合作协议,一场激烈的角逐不可避免。

    多年来,中国同上述国家在国际核电市场上的竞争往往以失败告终,中国核电“走出去”仍困难重重。

    缺示范  靠核心技术能否突围

    事实上,自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以来,俄罗斯夺走了大量国际核电项目订单。去年年底,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总裁谢尔盖·基里延科对媒体称,俄罗斯与印度核能领域的合作计划在印度境内建造15个发电机组。而韩国和日本也先后在阿联酋和沙特的核电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比之下,中国核电目前还很被动。

    “国内示范堆建设问题是核电‘走出去’受阻的症结所在。”核电专家举例说,“例如南非,需要看你有没有示范堆、试验堆,如果不建设示范堆,无论技术路线如何,无论营销水平高低,走出去都会有困难,因而关键是示范堆的问题。因此,中国核电商业化地走出去,确实还有一段距离。”

    据其介绍,目前中国的核电技术正处于发展之中,二代改进型的技术应该说很成熟了,但是福岛事故之后,中国决定以后都采用三代堆。而国内目前并没有建成并运行的三代堆型,这对中国核电“走出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韩国所采用的由政府支持的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建设核电站的模式不同,欧洲国家通常需要吸引私人资本或外来投资进行核电站建设,但欧洲国家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土耳其、匈牙利和白俄罗斯等国家,尽管政府积极支持建设核电站,但新建核电项目难以得到充足的投资,项目启动相对缓慢。

    相比之下,中国经过足足30年的核电发展,已经具备了核电运行和建设的能力,中国核电的优势和竞争力显而易见。

    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表示,中国核电企业在核电的设计、建造以及运营管理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电领域的“中国造”也已得到国外认可。

    因而,中国企业希望凭借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技术“突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由中广核和中核集团共同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启动施工设计,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美国、欧洲三代技术标准。

    此外,中国核电在资金和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广核入局英国核电项目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资金充足。同时,中国核电企业多年的安全运行经验也为中国核电“走出去”添了彩。

    从孤军深入到国家战略

    国际能源署6月3日在伦敦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要达到48万亿美元才能满足世界能源需求。这个巨大的能源蛋糕,核能占有的分量不轻。

    去年年底,国家能源局首次在官网上提出了中国将主动与周边国家开展能源外交的政策,以推动包括核电在内的本国重大能源装备“走出去”。同时,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建立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方案的通知》,也对核电企业“走出去”给予了方向性指引。

    目前,核电“走出去”已成为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的一个共识。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促成核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在巴黎签署了关于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合作协议。李克强总理也在出访时多次推介中国的核电技术,使得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国际化步伐急剧加速。

    对此,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表示,核电“走出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核电“走出去”面临的是国际市场的竞争。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都把核电出口作为政治外交的一种手段,所以国内的核电企业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加强协调合作,建立市场开发秩序。

    以前,中国核电“走出去”被认为是孤军深入。这主要指在2012年,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各自同法国阿海珐及美国西屋参与竞购英国Horizon核电项目。这种各顾各的战略,直接削弱了中国的竞争力。

    对此,孙勤坦言:“我们也反思了这种‘缺乏统一部署’的后果。其实,同业竞争,我们国内两败俱伤,反而外国企业渔翁得利。”

    目前,在中国核电与国际核电的竞争中,还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了解,中国核电“走出去”面临的配套政策不一致性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要求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的力度。

    对此,有专家建议,如果能够有一个平台,根据中国核电“走出去”项目的需要,打包形成技术输出、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集装箱”,这将对核电企业“走出去”产生很好的支持作用。

中国核企走出去与日韩有深刻区别
喝碳酸饮料真的会使骨骼变脆?
月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为植物去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