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去中国化”就不会有文化自信

《 人民文摘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雄于世界,必须要有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抛弃传统文化的“去中国化”只能是精神上的自我矮化,消解我们的精气神儿。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并直言“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番话虽然讲得很简短,但引起了很大反响。如何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很快成为舆论热点。

    提起传统文化,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几乎每个人在启蒙时期就接触到了古文、诗词、书法等等,不一而足。谈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价值,却又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不可否认,这些年社会上兴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主流媒体上的“汉字听写大赛”“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追捧,在山东“儒学下乡”活动正搞得有声有色。同时还应看到,“去中国化”的问题也在诸多领域显现,甚至被很多人视为时尚。现在,大量不经翻译的外来语已经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话说出来让很多老年人如听天书。如果说外来语的滥用还只是语言上偷懒的结果,那么一些刻意的“去中国化”已经成为恶俗的潮流,那些随处可见的白宫式建筑,那些摆在超市里起了各种洋名字的“中国制造”,简直让人不知身在何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但是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现代化进程中,却给人留下了“失语”的印象。在一些人看来,传统文化意味着落后、保守,面对外来文化尤其是强势的西方文化,他们失去了文化自信。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一直很受推崇,但是在国内却有人弃之如敝屣,这种文化的自卑乃至自残与鸦片战争以来的国势衰落有很大关系。在一段历史时期,西方的坚船利炮严重打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同时,中国人也不断地从传统文化内部寻找病因。那时,知耻自省确实是一种可贵的勇气,但是为急于摆脱国家的落后局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过激甚至矫枉过正的问题,一些人把传统文化批得一无是处,也动摇了我们的文化根基。

    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领先地位并确立了自己的标准,但是在文化上我们还没有达到“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境界。一个泱泱大国对外引以为荣的,除了高铁和阿里巴巴,还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纵观世界,“经济巨人文化矮子”都摆脱不了大国附庸的地位,别人打喷嚏,他们也跟着感冒。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雄于世界,必须要有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抛弃传统文化的“去中国化”只能是精神上的自我矮化,消解我们的精气神儿。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不断加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不仅无力完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不会有从容应对文化交锋的底气,只能在欧风美雨中摇摆。习近平日前在谈到国家政治制度时说过,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这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是根植于我们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课本里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还是我们进行国家治理的优质资源。

    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还需要继续提升影响和地位,这既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更需要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中锐意进取的精神,从文化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历史上,中国知识界围绕传统文化的优劣有过激烈的交锋,因为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文化,从器物到思想一并拿来。而今天,我们看待传统文化有了更加从容和理性的心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不能割断的精神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持久的强盛,必须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所以我们今天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立足于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也是为国家和民族固本。

    当然,文化自信绝不是精神层面的妄自尊大,我们的自信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应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实现“中国梦”积极作为,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

“去中国化”就不会有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