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习近平的文艺情怀

徐佳鸣 《 人民文摘 》(

    能将这些文豪的姓名全部对号入座,显然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而习近平的水准则是“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都记得很清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收看春晚也是一样,国家主席亦不例外。网民接力发掘马年春晚的“吐槽点”,而习近平则用春晚的节目抒发自己的情怀。

    2014年2月7日,在外访俄罗斯、参加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间隙,习近平接受了当地电视媒体的专访,在回答“担任国家主席的个人感受”这个问题时,习近平提到了春晚。他选择马年春晚“催泪”名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作为自己忙碌生活的注解。

    习近平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

    这并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展露文艺情怀。这是一位讲话喜欢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和民间俗语、对俄国文学有所造诣、看过不少美国大片、对流行事物有所把握并热衷足球和游泳的中国男人,他的“文艺范儿”已被外界所熟知。

    而事实上,领导人在工作之余听什么歌曲,看什么书和电影,是其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另类写照。但他们在特定的时间点将自己的文艺生活拿出来和大众“分享”,当然也自有其背后的选择逻辑。

    就在习近平接受外媒专访的前一天,2月6日的《新闻联播》就已选用《时间都去哪儿了》作为结束配乐。这是《新闻联播》在2014年的创新:特定的节日里,严肃的新闻主播会在节目最后用温情口吻播诵一段“心灵鸡汤”,被网民戏称为“彩蛋”,而选择具体的某段歌声而非传统的和声配乐,更是“彩蛋中的彩蛋”。

    不难理解,“贴地气”的文风要求和《时间都去哪儿了》对“孝道”的抒发,是主席这次“点歌”的背景之一。

    “老大哥”的烙印

    在2月7日进行的专访问答中,时髦歌曲引出话头之后,习近平接着说:“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又举出了一串名字: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

    能将这些文豪的姓名全部对号入座,显然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而习近平的水准则是“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都记得很清楚”。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显露出对俄国文学的熟悉。一年前,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首次外访,目的地同样是俄罗斯,同样在接受俄国媒体访问时,他就曾提到过这些名字。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习近平还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来阐释自己的历史观,“历史的道路……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引经据典本是演讲学的基本功,而多次熟练地提及俄国文学,则显示出习近平这代人成长经历中成色深重的“苏联老大哥”烙印。

    其实,在外事场合提到与东道国的文化渊源,是领导人交际手段的体现,而中俄关系在习近平上任后的持续蜜月期,则使得对共有文艺经验的赞美更加意味深长。

    比如,谈到《喀秋莎》等俄国民歌,习近平曾对普京说:“中国人差不多都会唱这些歌,也算是中国民歌了。”

    对俄国文艺作品的熟悉,可以看成是中共近几代领导人的成长经历中的共同印记,比习近平年长11岁的胡锦涛就曾在台上演唱过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文艺外交

    国家领导人对文艺作品的最初记忆,或与少年时的意识形态有关。而当他们在出访与本国存在分歧的国家时,用“文艺”拉近距离、展现自己的开放色彩也是一种尝试。

    青壮年时期的习近平就看过不少美国电影,在2012年初那次重要的对美访问中,习近平曾回忆起1985年第一次访美的细节。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的他和美国房东的女儿有一段关于美国电影的对话:

    “您看过美国电影吗?”

    “我看过的美国电影有《猎鹿人》《教父》等。”

    此外,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和《碟中谍》也曾进入中年习近平的观影名单。

    这些美国电影对他产生过何种具体影响,外界无从得知。曾有外电报道,习近平对美国电影的评价是“美国人有很明确的价值观,对好坏有清楚的界定。在美国影片中,通常是好人得胜”。

    有一点可以明确,在2012年初的这次出访中,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人每年可以多看到14部美国进口大片。

    当时作为“副主席”的习近平,除了谈到美国电影,也到洛杉矶看了一场NBA比赛,还和篮球明星“魔术师”约翰逊、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合影。

    兼顾经典与流行

    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通常很少会在公开场合谈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近来习近平似乎在打破这个不成文的惯例。在2013年年底,习近平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就曾经对《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这两本儒学研究作品大加青睐。“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他点名说。

    习近平上任后,对党内文风进行改革,大量引用古文诗句及通俗用语,“打老虎”“洗洗澡”等通俗用语被普及的同时,“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等比较地道的古文用法也频繁出现。

    经过习近平点名的古文图书就成了观察者们亟需的标尺。一度需要编者自己贴钱才能出版的《孔子家语通解》,一夜之间变得洛阳纸贵。

    一个题外话是,在《孔子家语通解》被各大书店列为“特别推荐”的同时,2014年的2月4日,在由中国艺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德艺双馨10周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盛典上,该书的作者杨朝明本人也获得了“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称号。

    除了早年的积累之外,谈及流行,习近平似乎也有一定的灵敏度。

    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他认为通过这部电视剧,“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

    无独有偶,半年后在马来西亚访问期间,习近平再次提及流行文化符号,他说“歌手梁静茹在中国广为人知,被许多中国歌迷认为是中国人”。

    一天后,梁静茹就在微博上回应:“在此谢谢国家领导人习先生的赞美与肯定,小梁会继续在演艺歌涯里多唱几首好歌给大家。”

    对流行文化事物的熟悉和亲近姿态,是习近平2013年文艺生活的底色。

习近平的文艺情怀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
“国家秘密”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