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会木匠活的领导人

最重要的是,它们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抹记忆,让现在的年轻人能更好地感受和继承。

张忆耕 黄滢 李静涛 罗珣 王德民 《 人民文摘 》(

    李瑞环,用劈柴做家具

    2013年11月21日,“中国紫檀博物馆馆藏珍品特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拉开帷幕,李瑞环亲手制作的17件家具正是这个展览的一大亮点。据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介绍,直到十几年前,李瑞环都已经是国家领导人了,家里还在使用这些家具。1999年,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时,李瑞环将这批家具捐赠了出来。记者了解到,首批捐赠的家具共20余件,这次展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博物馆为李瑞环的这组家具开辟了一个独立的展区。1张双人床、2个床头柜、4个双门书柜、1张书桌、1把椅子、2个单人沙发和1张小茶几,展区正中间还放着1张八仙桌及4把方凳,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家具,这里几乎都能见到。展厅里,一位男士连声感慨:“现在的家具,哪有图案拼得这么漂亮的?而且都是板装的,螺丝拧成的,等螺丝一松,就作废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3年11月19日,就在家具被送到广州展览的前两天,李瑞环还亲自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的中国紫檀博物馆,一边观赏自己的作品,一边向在场的人讲述当年制作家具的有趣经历。这些透着浓浓历史气息的老家具,承载着他对往昔的回忆。

    1934年9月,李瑞环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县(2001年撤县设区)霍各庄镇陈家口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曾回忆说,自己从小就干过许多农活。“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后来,李瑞环成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一名工人。

    在我国传统木工技法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放大样”,即在制作复杂物件时,先将图纸上的小样等比例放大,绘制到一张几平方米甚至更大的木板上,再依葫芦画瓢干活。因为费时、占地,李瑞环请教了不少人,希望能在工作中规避掉“放大样”这个环节。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掌握三角、几何、代数这些数学知识,就有可能推算出来。于是,从1958年起,李瑞环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相关知识。

    那年夏天,人民大会堂工程指挥部交给北京第三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击队”一个重活儿、急活儿,要求务必在8天内制作一段200米长的屋顶外檐模板。当时,李瑞环是突击队队长,他知道没时间找大片空地“放大样”了,硬是研究出一套木工简易计算法,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顺利完成任务。木工行内向来有“放样技术高不可攀,不放大样除非鲁班”的俗语,从此大家管李瑞环叫“青年鲁班”。在做木工的十几年里,李瑞环研究出100多项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965年,李瑞环出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其间,他参与了沙发的设计:改进靠背设计,使它靠起来更舒适;并通过对支撑腿的改造,令它放置更稳固;将扶手改为全木质,色调也相应变浅……

    1966年至1971年,李瑞环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苦难的岁月中,他重操旧业,用扫大街捡来的树杈和别人不要的劈柴做材料,手工拼接成沙发、餐桌、凳子、写字台等26件家具。有时候,仅一件就得用800余块劈柴。这一时期,李瑞环做的家具主要由深浅两色木料拼接成菱形花纹,远远看去如同手工绘制般工整,只有走近仔细观赏,才会发现拼接时留下的微小缝隙,但用手摸上去非常光滑,完全没有痕迹。

    “文革”结束后,李瑞环重返建筑行业,并于上世纪80年代调任天津市市长。当了领导,他也没有丢下木工手艺,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家具,只是风格和原来的有了明显区别:以常见的杂木为主料,水曲柳贴面,再涂上自己调制的红褐色漆;设计上也更接近现代家具的简洁明快。

    李瑞环曾以《木匠》为题做了一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木工的理解和感情:

    “工人握锤把,农民扶犁耙。学生用桌椅,商店要台架。衣食住行用,样样不离他。负箱携具千万家,甘霖播撒满天下。”

    “锛凿刨锯斧,般般汗水煮。大材要做小,小料需贴补。弯曲刮平直,平直刻凹凸。终日不离屑和土,一生遭受千刀苦……”

    李长春,自制家具相伴四十年

    相比之下,知道李长春也会木工手艺的人并不多。2013年11月27日,记者来到中国紫檀博物馆,在东展厅西北角见到的一个衣柜和一个书柜就是由李长春亲手制作的,并曾陪伴了他近40年。

    衣柜高约1.6米,左侧镶有一面扇形梳妆镜,右侧是一面长方形的穿衣镜。镜子造型独特,错落有致,显现了整体的设计感。柜体上的4个抽屉均匀分布在两面镜子下,梳妆镜下还设有一排储物格。储物格的两扇玻璃门上各有一只手绘喜鹊,它们昂首相对,立于蜡梅枝头,相映成趣,是整个衣柜的点睛之笔,为之增添了不少灵气,又包含了喜庆之意。衣柜的造型虽然有强烈的年代感,但因为经过了打磨,表面形成包浆(器物表面因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色泽依然鲜亮。紫檀博物馆办公室主管孙百珍介绍说:“你现在看到的色泽,都是原汁原味保存下来的。家具到达博物馆后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擦拭,并没有做过其他处理。”

    与衣柜相比,书柜的设计更加古朴自然,似乎在提醒人们做学问就是要朴实无华。约1.5米高的书柜共分4层,上3层是陈列层,配有玻璃拉门,最下一层设计成对开门,以免书籍受灰尘和湿气的影响。“八”字形的底座支架,有利于书柜在长期使用中能保持稳定。

    据孙百珍回忆,这两件家具是2013年5月才成为紫檀博物馆“新成员”的。但若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68年,24岁的李长春进入辽宁省沈阳市开关厂做技术员,一干就是8年。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工厂考虑到职工生活困难,会定期把各地发来的包装箱作为劈柴分给大家烧火做饭。李长春舍不得全部烧掉,从中挑选了大一些的木料,自学制作家具。

    两件家具尽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抽屉、拉门依然活动自如。孙百珍说,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们是榫卯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结构方式,主要特点是很少、甚至不用钉子。比如这个衣柜,就只在合页上使用了钉子。现在市面上的很多家具都已经失去了这一传统特色。”在孙百珍看来,这正是此次展出的意义所在:“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那个时代自制家具很普遍,这两件家具反映了时代特色。和馆里的大多数展品相比,它们没有使用名贵的木材,造型设计也不华丽,但体现了制作者对木工活儿的执著和热情,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肯干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它们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抹记忆,让现在的年轻人能更好地感受和继承。”

    家具展出后,李长春的家人曾到紫檀博物馆参观,并拍了照片带回去给他看。许多普通观众也慕名而来。在展厅里,记者就遇到一对来自浙江嘉兴的老夫妇。他们说,自己当年结婚的时候就曾请木匠制作过同样风格的家具,如今再看到这组家具,感觉既熟悉又亲切:“做得真不错!不仅体现了手工艺的熟练,也体现了我们领导人勤劳的品格。”

    来源:《环球人物》

会木匠活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