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也不放弃自己的道义底线,再多的仇恨也不能摒弃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这是心灵世界的一种坚守。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对日本实施全面反攻。
1945年2月,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的一座小楼里,他翻开那捆晒蓝图纸,神情凝重。他知道,日本民族正如太平洋孤岛中一棵风雨飘摇、电击雷劈的树,即将面临亘古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出生于日本的他,对这个国家是那样熟悉,童年的一切在他眼前摇曳、浮动,他的记忆也随之追上去……在手中的日本地图上,他闭着眼睛也知道那两个地方的位置,他对它们怀有深厚的感情。可是,想到日本对中国的种种罪行,想到自己的几个亲人都牺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他又义愤填膺。两种对立的心态在冲突着,他矛盾万分。可是,“树的枝芽可以毁而再长,根却不能再生啊。”想到这里,他毅然用铅笔在那两个位置绘出了符号。
他,就是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在小楼的另一个房间里,一位年轻的绘图员正在认真地绘图。他按照导师事先用铅笔绘出的符号,用圆规和三角板以绘图墨水正规描绘。他的心中充满了疑虑,日本正在和中国打仗,为什么要在日本地图上标记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呢?他知道,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他就是梁思成的助手罗哲文。此次盟军司令部下达的保密命令,是把日本的重要文物古迹列表,并在地图上标出位置,以便在轰炸中参考。梁思成与罗哲文工作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任务。
当时,盟军遇到日本本土日军的顽强抵抗,不得不再度扩大空中力量轰炸的力度。不久,东京、大阪都遭到猛烈轰炸。
让日本人不可思议的是,京都、奈良两座古城奇迹般地始终未遭到真正意义上的空袭,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也毫发无损。
这个让日本人一直困惑不解的谜题直到1986年罗哲文访日时才被解开。为此《朝日新闻》曾刊发了题为《古都的恩人是中国学者》的文章,盛赞梁思成的义举;日本古建筑权威福山敏男也满怀感激地说:“梁思成先生是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古建筑和文物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人类有共同保护的责任。”这是梁思成对文物古迹保护的一贯主张。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也不放弃自己的道义底线,再多的仇恨也不能摒弃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这是心灵世界的一种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