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地沟油的“飞天”之路

《 人民文摘 》(

    “绿色”航班的动力来源不再是航空煤油,而是由地沟油、棕榈油等转化而来的生物燃油。

    2013年4月24日,上海虹桥机场,中国东方航空现役空客A-320飞行机组驾驶着一架“绿色”航班腾空而起,在批准空域进行了85分钟的验证飞行后,平稳降落,试飞取得成功。之所以被称为“绿色”航班,正是因为其动力来源不再是航空煤油,而是由地沟油、棕榈油等转化而来的生物燃油。

    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料在商业客机首次试飞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

    东方航空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在商务航线上推广运用此技术,使更多现役飞机的环保性能得到改善,最大程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无疑是中国航空和能源产业“绿色”发展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让人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地沟油变生物航煤这一技术热点。地沟油是如何“飞上天”的?能否真正“破茧成蝶”?大范围产业化推广又将面临哪些问题?

    说到地沟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认为是指那些来自下水道中油腻漂浮物或剩菜剩饭经过简单加工而成的油。

    其实,除了来自下水道中的油外,地沟油还包括由劣质动物肉类、肝脏等加工提炼而成的油,以及油炸食品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的油。这些地沟油质量差、过氧化值和酸值严重超标。因此,寻找地沟油的合理利用方式成为许多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

    目前地沟油在生物燃油的制备上有了较大进展,包括此次用于试飞的生物航煤在内,地沟油现在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甘油以及各种化工产品,不过,当前研究最广泛、被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还是利用地沟油制备的生物柴油。

    从2009年起,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承担起生物航煤研发的任务。院长龙军介绍,生物质资源要通过化学转化,变成完全适应发动机性能的燃料油,要在不改造发动机的情况下,可直接与传统化石燃料调配使用。如何保证它们的相容性、安全性,对技术开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用领先的分子炼油理念,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将动植物油转化为生物航煤的成套技术开发。包括中石化在内,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开展这方面的研发。

    龙军说,我国自主研发这一成套加工技术适用的原料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椰子油、菜籽油、麻风树油等木本植物油,也可以利用餐饮废油、海藻油和动物油脂及FT合成生成油等。“这一绿色技术的突破,表明我们有了应对欧盟征收航空碳税政策的技术策略,将为我国航空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及航空生物燃料产业的发轫奠定坚实基础。”

    既“绿色”又安全,还可解决餐饮废油流向餐桌的后顾之忧,首次试飞成功之后,生物航煤能否实现商业化,进行大范围推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的王延臻教授认为,4月24日的生物航空燃料试飞探索不易,但在实际操作和技术层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现大范围推广尚需时日。

    目前使用地沟油转化的燃料因其依靠全新的转化技术,处理成本很高,价格是普通化石燃料的3倍多。

    “从目前的技术看,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料,转化率太低。”业内资深专家朱萃汉表示,一般1吨“地沟油”转化生物煤油的转化率为90%,生物煤油转化航空燃料的转化率为40%至50%。也就是说,1吨“地沟油”最终转化为航空燃料不足0.5吨。

    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为例,该公司推广由地沟油精炼的航空燃料,其成本远高于普通航空燃料,所以只停留在试航的阶段,尚未大规模商业运用,其主要目的是宣传环保。由于利润空间较小,进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生物航空燃料的市场化之路仍显得有些长远,废弃油全面“上天”任重道远。

一个环保局长的“管制利益”
方便面是否“有害食品”?
用树木做环保太阳能电池
地沟油的“飞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