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餐桌文明,我们差在哪儿

成慧 《 人民文摘 》(

    铺张浪费,暴殄天物,比拼谁更有“海量”……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缺失,是消费陋习。

    “要从根本上改变餐厅消费陋习,还有赖于全社会自觉行动,逐步摒弃“讲排场、好面子、喜攀比”的消费心理。”

    生活中,大家都是食客。在外就餐、聚会时,你的一举一动是否文明?餐厅里的嘈杂混乱、吞云吐雾,是否你也有份?在提倡餐桌节约的同时,每位食客还应当为改变不文明的就餐行为做出努力。

    高声喧哗,大肆劝酒

    餐桌成了秀场

    铺张浪费,暴殄天物,比拼谁更有“海量”……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缺失,是消费陋习。

    “今天,你光盘了吗?”

    这是最近乔敏和朋友打招呼的常用语。春节聚会多,不管是家庭团圆还是朋友小聚,乔敏都会提醒大家点菜时别摆阔、讲实惠。

    乔敏供职于北京某事业单位,是朋友眼中公认的“美食达人”。在乔敏看来,“走街串巷去寻访美食,也是一种享受,但有时在餐馆里遇上‘浪费分子’或是不文明行为,往往让好心情大打折扣。”

    上周末,乔敏约高中好友去北京西城区一家餐馆吃饭。大厅里本来就比较嘈杂,有一桌人更是当众划拳行令。“桌上杯盘狼藉,大多数菜都没怎么动,酒倒是没少喝,劝酒声不绝于耳,酒水洒得到处都是,我们这顿饭也吃得没了心情。”

    这些年,餐馆开得红火热闹。2012年,全国餐饮业年收入超过2万亿元,餐饮网点超过400万家,选择外出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餐桌上的不文明行为也越来越刺眼:

    潇洒点菜,不管人多人少、胃口大小,菜肴一点一大桌。小盘围绕着大盘,小碗环绕着大碗,多数菜被象征性地“蜻蜓点水”,盛宴始、“剩宴”终;

    高声喧哗、粗话连篇、唾沫四溅、旁若无人地讲黄段子,刚点菜就催菜,上菜稍慢了一点就不依不饶,自认为“花了钱就是上帝”;

    推杯换盏,扯着嗓子不停劝酒。酒后兴致更高,或吆五喝六、猜拳行令,或轮流飙歌,比拼“才艺”,餐桌成了秀场;

    烟不离手,吃饭时叼着烟、跷着二郎腿,不断地“吞云吐雾”,随意弹烟灰、扔烟头;

    乱丢垃圾,喝剩的茶水随意泼洒在地上,吃剩的骨头、鱼刺等随手丢弃;

    使用餐巾纸很“大方”,一沓一沓地用,有的甚至还“兜着走”。擦脸小毛巾不仅用来擦脸和手,连皮包甚至皮鞋都成为服务对象……

    小餐桌体现着大文明。无论是精明能干的,还是谦逊有礼、含蓄文静的,在大大小小的饭店里,在吃饭的举手投足间,往往都变得“不拘小节”、随心所欲,不仅影响他人的用餐环境,也影响自己的形象。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助理边疆认为,铺张浪费,暴殄天物,高声喧哗,比拼酒量……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缺失,是地地道道的消费陋习。对我们这个尚不发达的餐饮消费大国而言,减少舌尖上的浪费,亟须建立现代餐饮文化,让餐桌文明起来。

    面子情结,习惯心理

    饭局一个接一个

    菜点少了觉得没面子,不劝酒显得不热情,不会喝酒也只能硬着头皮喝。

    中国是礼仪之邦,为何人们在外出就餐时,会有如此多的不文明行为?

    大吃大喝背后,多是主客双方的面子情结。边疆认为,中国人讲究体面,招待亲朋要阔绰,觉得菜吃不完、酒喝醉了才是招待好了客人。“比如,在山东一些地方,待客讲究‘三摞五摞’,餐盘摞得越高,表示对客人越尊重。”

    “请客吃饭时,菜点少了没面子,不劝酒或者劝少了显得不热情;别人请客时,不喝酒会被认为不尊重人,只能硬着头皮喝。”在某私企工作的吕新讲述了自己的无奈,“饭局一个接一个,应接不暇,如果不去,是不给别人面子;去了,改日还得回请。”

    面子的背后,还有习惯心理的推动。吕新认为,在中国,饭局就是人情,就是机会,就是职场、生意场,一次外出聚餐,往往被赋予很多涵义。别人请客吃饭,都是一桌子一桌子地点菜;自己请别人吃饭,就不甘心点得比别人少;别人酒过三巡,扯开嗓子唱一曲,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不唱,就显得落伍、另类,面子上就过不去;别人劝自己酒,自己就得劝别人酒,不劝,心理上就过不去。久而久之,高声喧哗、大声劝酒,这些做法就成了惯例、成了套路。

    反观国外,虽然吃饭也是一种交际,但饭局和工作分得很清楚。一次聚餐,往往没有职场上的意义。细嚼慢咽、小口品酒、低声交谈,是西式餐厅的基本要求。

    在外企工作的吴昊曾在英国留学过一年,对英国餐厅礼仪感触颇深:“公众场合极力劝酒往往会引来众人耻笑,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陋习。”

    此外,餐桌不文明行为还与相关设施不健全有关。吴昊发现,在英国,一般餐厅都被要求装有专门的烟雾探测器,是严禁吸烟的,抽烟要到室外。而在国内餐厅,通常都不禁止吸烟,大家同坐在一起,吸烟者制造的“烟雾缭绕”,不仅沾在了不吸烟者的衣服上,“二手烟”还损害着众人健康。

    少了制度规范,没有设施管束,就“有了空子可钻”:没有烟雾探测器,可以有恃无恐地在室内抽烟;没有监控摄像头,可以随手丢弃垃圾,损毁餐厅物品也无人察觉……长此以往,进一步助长了餐桌不文明行为。

    让餐桌文明起来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如何让大家在就餐时能讲究礼仪,更文明些?

    “餐饮企业大有可为。”边疆认为,在国内一些西式餐厅和高档饭店,由于对餐厅环境的要求较高、规定很严、提醒充分,就餐不文明行为虽然也存在,但相对较少,“这样看来,环境约束、服务提醒对遏制不文明用餐行为是有作用的。”

    乔敏说:“昨天去朝阳区一家餐厅,不仅可以点半份菜,点菜时服务员还主动提醒我们菜量已经足够,我和朋友成功实践了‘光盘’行动。”

    边疆说,前不久,中国烹饪协会向餐饮行业发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议,一些餐饮企业开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活动:点菜适量提醒,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拼盘菜,奖励节约用餐,鼓励剩菜打包,受到社会欢迎。

    他认为,餐馆饭店的些微改变,就能与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一起,为餐桌文明出一份力。行业协会在引导餐馆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其经营行为方面要有作为。

    例如,引导对消费者点菜、点酒进行适度提醒;在餐馆醒目位置张贴文明标语,提醒消费者文明用餐,在公共场所勿大声喧哗;在餐馆内设置吸烟区,与非吸烟区划界而定,方便吸烟人群又不影响其他人就餐;合理布置垃圾桶及相关垃圾回收设施,等等。

    山西太原一家饭店老板姜瑜认为,饭店要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做法,使节约更持久,让经营者和消费者共赢。

    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餐厅消费陋习,还有赖于全社会自觉行动,逐步摒弃“讲排场、好面子、喜攀比”的消费心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礼仪的精髓是“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减少用餐不文明行为,需要每个人换位思考。“希望通过宣传引导,逐步形成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节俭消费为荣;以大声喧哗为耻、以安静就餐为荣的餐桌文化。倡导大家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爱护用餐环境,实现文明用餐。”

省部级高官爱“跨界”
民主党派“新生代”上位
餐桌文明,我们差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