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糯米揉出的百年古坝

谷武民 李冰 李康 《 人民文摘 》(

    散曲、大坝皆为奇葩

    9月10日,秋高气爽,我们来到沧州市东光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我们一颗颗羁旅游子之心煽得软乎起来。

    600多年后,这首散曲引发了一场北京门头沟区与河北东光县间的马致远故里之争。“马致远故里在东光,只不过写‘秋思’时旅居元大都,老马是全县人民的宝贵财富!”该县文化宣传部门同志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运河东岸,运河水早已失去神韵。清末民初一谢姓乡绅捐资兴建的一段运河大堤却岿然不动,依然坚守岸边。

    用手触摸,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的坝体硬如磐石,夯土以下为毛石垫层,全长218米,夯土层中可见陶瓷残片等包含物,是南运河结构保存最好的夯土坝之一。

    糯米,白白软软,产于南国的美食,与北方的黄土一糅合,产生了“化学反应”,成就了百年古坝一世美名。

    沿大运河一路走来,许多北方的古城墙、古房屋、古墓陵中,糯米的芳名和灵魂无处不在。糯米砂浆盖成的古建筑非常坚固,甚至现代的推土机都难以推倒。更叫人称奇的是,有的建筑还承受了地震和雷击。一份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支链淀粉的成分,是赋予糯米砂浆传奇性强度的主要原因。

    我们沿运河继续探索,码头沉船遗址位于该县东光镇码头村西运河内,过去此处设有渡口码头。码头系利用河道自然堤坡搭建木板装卸货物,20世纪60年代运河断流后不再利用。

    1998年5月下旬,运河码头遗址发现一条宋代沉船,船内出土了大批磁州窑花纹大碗、大盆、铁锅、石锚、压舱石、铁刀、钱币等,年代从金到清,年代跨度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强国梦的牵挂

    离开东光县,赶往青县。

    夜幕四合,曲径通幽,车灯在林荫道上如流星划出一道迷离的光。18时许,车停下来,青县马厂炮台和古兵营呈现在静谧的运河旁树林中,肃穆而神秘。

    硝烟散去,强国梦绵延不断。我们听到部队战士操练的口号声,铿锵有力,分外亲切。原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此驻扎,兵营遗址范围内大部分为部队训练场地。

    李鸿章于1871年2月奏请皇上批准后,在大运河两岸分设营区。东营区炮台9座,西营区炮台14座,屯兵2万余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军在此编练新军,购置西洋武器,聘德国教习,根据德国的陆军操典进行训练,被后人喻为“中国第一批近代化军队”。

    据值班的工作人员介绍,炮台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呈圆形,共三层,通高8米。底层土筑,高2米,直径219米;二层夯土结构,高3米,直径150米;上层三合土夯筑,高3米,直径50米,为中心炮台,台顶置炮。

    古炮台、旧兵营,如岁月铜镜,虽有锈斑和污点,但历挫不折,催人警醒,像一颗不肯屈服的头颅,永远挺立在运河岸边。

    摘自《大河报》2012.9.11

发现成吉思汗陵?
探访我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
糯米揉出的百年古坝
电视收视率掀起万丈波澜
解读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干部档案”
洪秀全的“文才”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