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奇官”罗崇敏

佳月 魏奇琦 《 人民文摘 》(

    被称为“奇官”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今年8月走完了他风云10年的改革路。

    下乡知青、代课教师、赤脚医生、化工厂工人、炊事员……这些大跨度的工种充实了他人生的前40年。他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8级钳工,为此在工伤事故中断了食指和中指;一次次的调任却激励他成为中国政界的改革先锋。60岁离任时,罗崇敏心里的“理想国”尚未停止建设。

    最容易见的厅长

    罗崇敏最近一次“大放厥词”,是5月4日在西南大学。演讲中,他提出:废除现行高考制度。这不是他第一次放炮——2010年“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取消高考的提案。

    “废除现行的高考体制,不是不要高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考试是手段,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现在我们整个教育都为考试这个手段服务,而这种考试又是不科学的,凭一张试卷就把一个孩子16年的学习定格,这造成教育价值的流失,创造力的缺失。”

    初三学生杨胜尧被老师了解到有自闭倾向,老师得知他对于罗崇敏的崇拜,给罗崇敏发了短信。收到短信当日,罗崇敏即安排与小男孩见面。而一个普通老师之所以有教育厅长的手机,是因为罗崇敏的手机号早已公开,教育厅奉行“开门办公”。

    8月中旬,正是云南省高校录取工作进行时。与逢年过节时的门可罗雀不同,罗崇敏的办公室门口每天都等着好几拨人。罗崇敏来者不拒。午夜,因为错过开学注册被取消学籍的学生家长迎候,罗崇敏在申请书上一边签字,一边自责:“这是有损我人格的事,我从来没为一个学生上学签过字。”

    凌晨,有煤矿主等着他谈投资办学。“1个亿太少,还是算了吧。”罗崇敏说。矿主只得加价到3~5亿元建学校,罗崇敏才支持。在任红河州委书记时,他就在当地建起380多所学校。

    罗崇敏到教育厅后,云南建了110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投资170多亿,另投资130多亿建12个职教园区。云南省的失学率从原来的7%~10%降为3.2%。

    改革的执着

    作为一名力主改革的官员,争议始终环绕罗崇敏。他曾被省委书记谈话3次。

    第一次是因为取消全省中考。书记接到匿名举报,把罗崇敏叫去,苦口婆心:“取消全省中考嘛,你要汇报汇报,不能你这个厅长说取消就取消了。”

    罗崇敏不卑不亢:“不是我取消的。教育部1996年就发了文,就是没有省执行,那我来执行一下,这是教育管理,不是什么大事。书记,我会做好的。”

    第二次因为减负。有人写信将其告到省委书记处。书记语重心长:“人家反映了,你减负撤了那么多的校长,云南教育已经落后了,再减负就更落后了。”

    罗崇敏说:“书记啊,你相信我,让我来当教育厅长,我绝对对你负责,绝不会做有悖于省委省政府、有悖于你指示的事情。哪怕你今天把我这个厅长免了,我还是要减负。”

    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罗崇敏提前在报纸上向全国征集教育改革提案,再次被书记责问:“你是云南省代表,怎么到全国去征集呢?”

    罗崇敏反驳:“我是全国人民代表,我有权利向全国人民征询意见,收集提案,这是在履行一个代表的职责。”那次,罗崇敏征集到240多条建议。

    2009年初,罗崇敏在云南推行“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试点”。这一改革很快被误读为“罗崇敏在云南推行十三年义务教育”。罗崇敏被告到教育部和省长那里。省长深知罗崇敏个性,笑着问罗崇敏:“你怎么搞十三年义务教育也不和我们商量?”

    罗崇敏有备而来:“我没有提过义务教育。我说的是基本普及教育。这有根本的不同,但都是要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不是免费教育,更不是强制性教育,而是普及率的加强提高。”

    省委书记、省长拗不过罗崇敏,同意试点,但要求不扩大范围。

    平视的力量

    2010年全国“两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云南代表团讨论。罗崇敏跟书记、省长请愿:“给我发个言,只要3分钟。”他们同意罗崇敏发言。

    会就要散了,书记说:“今天大家发言非常踊跃,但是时间关系,下面我们请李副总理……”没等说完,罗崇敏就说:“我还有两句要说。”

    “李副总理,虽然没有安排我发言,但我抑制不住对教育的情感冲动,我是教育厅长,我说两句,不影响你宝贵的时间,最多3分钟。”李克强说:“你说说,问题不大。”

    他开始了一分钟演讲:“汶川地震幸亏没有发生在云南,如果发生在云南,学校遭受的损失比四川要严重几十倍。我们现在还有1000多万平方米的一级危房,意味着还有100多万孩子在这里面住。所以请李副总理关注一下,不要多,每一年安排10亿资金,搞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让我们的孩子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完了,谢谢。”

    散会后,罗崇敏听到电梯口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是李克强:“我记住了,1000万平方米,10亿元。”就这样,在电梯里,李克强许下罗崇敏7亿元修整云南学校危房的承诺。“我觉得大家都是人,相互平视,不要仰视。”

    拿着这些资金,罗崇敏在云南开始了全省“校园安全建设工程”。没人想到,罗崇敏当初最先推行时被骂作:“不切实际,一年要排除20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在教育部重大项目投资的十块中,罗崇敏为云南争取到一大块。

    厅长的后现代生活

    在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内,有罗崇敏40平方米的宿舍,他与知青时结发的妻子生活在此。

    从红河刚到昆明时,没地方住,秘书问罗崇敏:“您以前在民族学院当书记,怎么他们也没给您留间房?”罗崇敏说:“那是周转房,我走了就没了。”这40平方米对他来说也一样。

    他把今后买房和买车的任务交给儿女去奋斗。儿子结婚时,在北京工作,他无力给儿子买房,最后是女方家长在北京买下了60平米的房子。婚礼上,罗崇敏送给儿子儿媳一台电脑和一对花瓶。

    他甚至禁止秘书报销生活补助:“我二十多年不报一分钱出差补助,这是良心发现,不是清高,因为我出差,吃的住的都是公家安排好的,还报销什么?”

    儿子高考时,罗崇敏是县委书记。那天,儿子39度高烧出门,罗崇敏的车子停在一边,仿佛与此无关。他打着伞,陪儿子拦出租车,车子迟迟不见,罗崇敏拦了一辆带小棚的三轮车,一块钱,父子俩上了车。

    最后的致辞

    8月18日,离罗崇敏卸任教育厅长还有一周。他接到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分校开学典礼的邀请,决定参加。

    昆明的天空,飘起绵绵细雨。这一天,也是昆明市中小学生开学注册的日子,加上多年来昆明持续不断的市政道路建设,将罗崇敏的车子堵在了教育厅门口。

    在路口拥堵了很久,抵达学校时,典礼刚散场。台上还有鲜花,罗崇敏与师生合影后离去。现场无人知道他内心的遗憾。回到办公室,喊来打字员,他觉得要把之前想好的致辞打出来——在他的致辞中,罗崇敏再一次阐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神圣事业。让我们共同去陪伴、引导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控制、取代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培养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创造之能力的一代新人;我们要培养富有兴趣、激情、意志力的一代新人;我们要培养富有自信、能力、尊严的一代新人。这样的教育使命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共同来承担。”

    综合自《南方人物周刊》《云南信息报》

中国扶贫事业的先行者
“奇官”罗崇敏
莫言:从“高密东北乡”走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