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不要让“人均工资”撕裂社会情绪

杨耕身 《 人民文摘 》(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2011年各区县主要统计数据,其中在人均年薪一项,北京市区县的数据显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当数拥有金融街的西城区,人均年薪达到109753元。一点也不意外,类似西城区“人均年薪超10万”等数据,又紧紧跟随着一片“拖后腿”、“被平均”的哀叹。

    统计数据之所以不得不背上一个不好的名声,其原因不仅在于统计部门总是一意孤行,企图以此来证明某种发展或富裕的幻觉,并乐此不疲。还在于从根本而言,它是对被平均数据所遮蔽的收入差距现实的漠视,以及对平均数据所产生社会情绪的漠然。如果说,“平均数”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概念,已不只是因为它可能给决策带来的误导,也因为它一再地对社会心态产生刺激与挑衅。

    “平均数”之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弥散?我们看到的,每一次的“平均”数据都带来一次羞辱与伤害。而那些总是“拖后腿”的群体,在日渐的面容模糊之中,日益被所谓的主流社会所疏离或者被抛弃,从而滋生进一步的心理失衡。由此产生的是,社会共识的破裂,社会价值观的分崩离析。如果说中国社会阶层存在某种断裂的趋势,那么,历年统计数据亦可谓有润物细无声之功。

    怎样的统计方法是科学的,如何让统计数据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这是统计部门要思考的问题。但一个面容模糊的巨大社会群体,总不可能一直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你终得正视他们。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8.21

不要让“人均工资”撕裂社会情绪
乡土中国和城市化矛盾吗?
官员“晒收入”,期待监督问责制度跟进
中医要有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