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观点

《 人民文摘 》(

    提升社会福利为什么必须小步走 

    李培林

    社会保障在改革开放前叫单位保障,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才有的保障,现在要逐步扩展成全民的保障。社会保障不仅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还与扩大消费、稳定人民的信心和预期有密切的联系。

    现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国家相比,出现了碎片化的现象,这与社会分层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医疗保障制度现在其实是四种制度,不同的制度适用于不同的群体。碎片化的缺点是容易缺乏效率,因为制度之间没法转移、流动,另外还可能造成不平等。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为了扩大保障范围不得已的一个选择,也是一个不得已的过程。过去,是少数人有保障,现在要覆盖全民,怎么可能在短时间让所有人的保障水平都达到同样高的水平?全民高保障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就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而言是远远不能承受的。

    福利增长的规律和经济增长的规律不一样,经济增长是周期性波动,就是快速增长期也会出现低谷。但从各国规律来看,福利增长都是一路上扬的,谁要是把福利增长速度降下来,那他政治上就要遇到很大的挑战,西方国家很多政府下台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中国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福利增长之间的关系,福利要小步走,要符合福利增长的规律。

    摘自《北京日报》2012.6.18

    退休是否延迟,不妨多听听民意 

    秦淮川

    人社部日前透露,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此言一出,由于出自权威部门之口,更由于直接关涉国民的切身利益,引发热议。

    人民网就此话题进行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6日23时,共有11478人次参与了调查。其中,4.5%的网友表示反对,而表示支持的只有12.4%。但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劳动学会薪酬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表示,“此前有关部门对上海试点进行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七成多的涉及人员赞成试点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而这和人民网的调查结果大相径庭。

    调查结果的不一,给决策部门出了一道难题,即决策部门该如何采集和采纳民意?由此也提醒决策部门应该慎重再三。如果在全国实行弹性退休,每年可能涉及上千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与千家万户的利益、权益息息相关。决策部门在决策前应该广征民意,让民意充分表达、博弈。

    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公开、审慎,并且让公众参与,如此方能权威、科学,符合民意。但不少教训告诉我们,以往有的公共决策,缺少充分的公众参与,由少数人、少数部门制定,往往经不起推敲,有的公共政策甚至成了部门利益化的体现。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些公共政策朝令夕改,有的虽强行实施,却引发民怨。期待“延长退休年龄”能够成为公共决策的范本。

    摘自《羊城晚报》2012.6.8

    立法无法慰藉空巢老人

    志灵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草案形成过程中有较大争议的“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条款,写进了草案。

    “常回家看看”的确不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写进法律并不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事实上,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律所宣示和倡导的这种价值取向,如何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依然秉持将“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说明对现实生活中“不回家看看”的现象感到异常焦虑。

    虽然可以对“常回家看看”进行宣示性规定,但法律的作用也仅仅限于宣示性,决定了这样的义务只是道德义务而非法律义务。法律规定的这种“无奈”是一种必然,因为法律只可能是底线的道德,更多道德义务的履行需要靠社会舆论和环境去引导。

    人口的老龄化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一对年轻的夫妇要面对4个老人和1个孩子。作为履行“常回家看看”道德义务主体的年轻夫妇,其最应该履行的是供养家庭生存的义务。当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生存的压力一股脑地袭来,这些就足以让人应接不暇时,精神上的慰藉其实是一种奢侈品。“常回家看看”,与老人共享天伦之类,不仅是老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年轻人的精神需要。只有社会不断地创造条件,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不再总是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和焦虑时,精神诉求的满足才不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摘自《广州日报》2012.6.29

    小微企业发展更需依靠市场力量

    易鹏

    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主要内容是“少取多扶”。“少取”,如提高增值税征收门槛等;“多扶”,如拿出财政资金作为小微企业扶持基金等。

    在这份意见中,对行政力量的强调略多,如要求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可银行也是企业,趋利性注定了商业银行的“嫌贫爱富”,贷款给小微企业不仅成本和风险高,收益也低。而用行政手段要求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其最可能的后果,要么是出现政策性坏账,要么是银行通过作假达标不过。因此,解决小微企业问题,还是要更加强调市场的力量。中国这么多小微企业能诞生并发展,就是市场力量推动出来的。

    客观而言,不管政府采取多大的扶持力度,就小微企业自身而言,它的发展遵循着市场经济规律。小微企业中的99%都难以成为大中型企业,甚至可能会较早地面临破产、歇业的困境,这是正常的市场淘汰现象。当务之急是给小微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更大力度的减税负,为小微企业营造成本较低的经商环境;通过其他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通过不断减少政府干预,培育更健康的市场环境。

    总之,回归到市场力量本身,是推动小微企业更好发展的基础;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只有建立在市场力量的基础上,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才更有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摘自《东方早报》2012.5.14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