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观点

《 人民文摘 》(

    官员如何才能“多读书少应酬” 

    姜泓冰

    “多读书,少应酬”,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给在北京参加任职培训的67名新任市委书记的勉励或告诫。不知这些新官上任的地方一把手中间,有多少人真正听进去了?

    官员们的不读书、忙应酬,扣除了人情伦理、社会风气的因素之外,深层原因恐怕正在于,有不少人认为,那些喜欢并擅长迎来送往、场面应酬、“酒精考验”和“跑部前进”者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埋头苦干、保持个人独立思考空间者;甚至在许多部门行业,多了人文情怀和科学理念、不肯投入唱酬者,反而会有异类之嫌,成了官场进步的阻滞力量。

    不论是中国社会还是官员群体,不读书而陷于“忙盲茫”,已是多年痼疾。但眼下,中国改革在很多领域都已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各地的发展与各行业的转型都要面对更广阔复杂的新形势,为政一方者眼下亟须的恰恰是从眼前的浮躁功利、仪式应酬中跳脱出来,将更多精力花在一个地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上来。而要实现这样的时代使命,显然不能被酒精损害了大脑。惟有把读书当作工作学习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多做脑力体操,裨补原有的知识缺漏,才是最为重要的素质,可以让人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摘自《新民晚报》2012.5.29

    别让“零信息”回应加剧公众疑虑 

    肖潘潘

    面对争议性事件,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作出回应,这种直面民意的态度,相较于那些“躲猫猫”式的处理,确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好不容易回应了,可网友、公众还是不买账,这又是为什么?

    “打太极”式的回应,不是真正的回应。不针对疑问的回答,南辕北辙的反应,左腾右挪的说辞,哪怕再怎么洋洋洒洒,再怎么情真意切,都不会得到公众认可,也不会使民意止沸。至于那些故意忽略关键性问题,就匆匆忙忙作出的回应,即使赶上了“及时”这班“首发车”,也有可能只是一班开往“不满意”的“地铁”。

    “零信息”甚至“负信息”的回应,是对公众智商的挑战。如果无视群众的“信息饥渴”,甚至在这份饥渴之火上“添柴加薪”,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危机就不可避免。那些没有针对性、没有实质内容的说法,以及“王顾左右而言他”,说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闲话,导致更多的疑问产生。各种疑问不断叠加,到一定程度,当事的部门自然不堪重负。

    回应不仅仅是开一场发布会,或者发一则通告。事实上,回应不能“解渴”,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对回应效果缺乏考核机制。公众满意不满意,没有反馈渠道和考核机制,无法影响回应者的“官帽”,回应就会流于形式甚至沦为“坏事变好事”的自我表扬。

    摘自《人民日报》2012.5.21

    民资入“铁”,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

    魏星

    近日,铁道部出台改革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参与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在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部门和国家高度主导的行业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对于中国铁路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行业,实质上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引入公私伙伴关系的一种大胆尝试。公共部门和私人实体通过共同享有权利、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投入资源、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的方式,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的关键在于,以成功的制度保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公共服务的产生和提供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在铁路行业引入民营资本,倡导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实际上就是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寻求更多的激励相容,通过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使不同主体的利益相关相连,进行有效的捆绑,而不同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有助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铁路行业引入公私伙伴关系,不仅能够继续充分利用中国的“大国优势”和“举国体制优势”,还可以形成新的优势,即来自于市场、社会参与者等方面的“多个积极性”。

    摘自《光明日报》2012.5.28

    别陶醉于“中产”的数字游戏了

    伍里川 

    近年来,关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数据公布,可以说眼花缭乱,由于缺乏公认而权威的标准,近乎游戏化。2010年9月,亚洲发展银行发布研究结果称中国8亿人跻身中产阶层,就有不少人认为:亚洲发展银行在开玩笑。

    更多的是预测。今年5月25日,“全球趋势2030国际学术研讨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到2030年,80%至85%的中国人将成为中产阶层。

    人们如此对中产阶层的数字感冒,是人们希望自身的财富水平能够得到公允的评价。如果被纳入“中产”行列的大多数人完全不具备中产的实力,则不仅是对老百姓的一种戏弄,更是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的误读。

    国人的收入水平的确在提高,跨入中等收入门槛的也大有人在。但是有中等收入的不一定就能算是中产阶层,高收入在高房价面前或许“不值一提”。

    进一步探讨,虽然关于中产阶层的“可操作性标准”莫衷一是,但“软件标准”更为明确。中产阶层关乎收入,同时综合来看更关乎职业、地位、权利、尊严、声望、安全感等等。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北京的上述报告显示,68.5%的“中产阶层”是房奴和车奴。

    当你忍不住要说中国的中产阶层有多少多少亿的时候,不妨暗自先对照一下上述的“软件标准”,千万别脱口而出遭人笑话。

    与烟花般的中产阶层数据相比,中科院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还有1.28亿贫困人口”的数据更为冷峻,值得我们的机构、专家多花一点心思在上面!对志在建立橄榄形社会的我们来说,低收入群体的“缩小”正是壮大中产阶层队伍的重要途径,而这,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仅要有信心,还要有理性。

    摘自《现代快报》2012.5.29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