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冷面父爱成就IT精英

李作明 《 人民文摘 》(

    一个中学起就不好好读书的“逃学大王”,短短几年却成为中国软件界“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年方27岁就已拥有过亿资产……

    这位年轻富豪的成长史仿如神话。而神话的缔造者,正是那位面对儿子终日冷面、教育理念又无比宽容的博导父亲。

    古板父亲让儿子吃不消 

    1982年,戴志康出生在安谧的大庆石油学院家属院内,外公和父母都在学院工作。父亲戴光作为一名治学严谨的物理学博士生导师,终日不苟言笑,一副冷峻的面孔。对戴志康来说,父亲这种典型的学究形象实在太“一本正经”,让他难免敬而远之。 

    小时候父亲一直禁止戴志康吃各种小食品。有一次,他给了戴志康10块钱让他买早点。早点花了7块钱,剩下3块,戴志康自己作主全买了小食品。谁知一回家,父亲就发现了,大发雷霆,不顾母亲的劝阻,上来就是一巴掌! 

    戴志康感到天大的委屈,哭叫起来:“博导还打人!不就3块钱吗?至于吗!”“我是博导,也是你爸!我有责任教你做人!我认为这不是几块钱的事情,而是做人诚信的问题。”戴光不依不饶。 

    诚不诚信的,当时的戴志康并没有怎么记住。但是这一巴掌,从感性上来说,让他对冷面父亲的心理距离更远了。 

    直到有一次得了重感冒,戴志康才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 

    那次是父亲亲自把他背到医院的。白天,父亲为了戴志康跑前跑后;晚上他高烧不退,父亲就一直守护在病床前,一夜没有合眼。早上起来,看着平日儒雅的父亲一夜之间如此憔悴,戴志康有点得意:您还是疼我的嘛!平时都是装的吧? 

    “醒了?我给你带了些玩具。”父亲开始从包里往外掏东西。戴志康一激动忙问:“什么玩具?您刚给我买的呀?多少钱?” 

    “不要钱!”父亲笑笑,拿出一堆废旧电路板来。戴志康哭笑不得。这些如城市交通图一样错综复杂的线路板确实一直让他着迷,实际上在父亲的影响下,戴志康的课余生活多是玩这些废旧电路板、门锁或小日杂机械。他想,把这个叫“玩具”,老爸也太搞笑了! 

    没几天,戴志康的病好了,父亲又恢复了那副不苟言笑的冷面孔。不过两人的距离倒是没那么远了。 

    宽容父亲顺其自然由他去 

    戴志康上初中以后,社会上兴起电脑热,石油学院也进了一批新电脑。一次戴志康去母亲办公室玩,一下子对这个“新玩具”爱不释手。回家后,他向父母发布他的重大决定:“原来我最喜欢电子元件,但它有一个缺点——坏了就没法玩了,就得花钱去换。电脑那些软件却不同,即使坏了,重装一下就好。所以我宣布,以后我只玩电脑了!” 

    打那起,他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去母亲办公室玩电脑。到初二时,戴志康已自学了大量软件知识,能编写简单程序了,可成绩却一直下滑。

    还有半年就要中考了,见戴志康的成绩仍毫无起色,父亲带着他来到离家不远的一所重点高中,直奔这所学校高规格的电脑室。“这里的电脑高级不?你感兴趣吗?”这一问,戴志康一下子来了精神,说:“爸,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一定考上这所重点高中!” 

    那间电脑室成了戴志康的动力。中考的时候,他终于以超过分数线一分的成绩进入了这所重点高中。“怎么样?您儿子说到做到吧?”戴志康跟父亲要表扬。此时父亲却恢复了冷面,没什么表情地应了一声:“嗯,还行。” 

    进入高中,戴志康对电脑的兴趣越发浓厚,高二那年,他竟自己制作出两种办公和文字处理的软件,因为实用性很强,他找人制作成光盘出售,一下就赚了几千元。 

    随着水平越来越高,有一次,他居然发现了瑞星杀毒软件里有些漏洞。父亲得知,对儿子说:“到假期,我带你去北京找这家公司,你把你的意见面对面地给他们提出来。”父亲说到做到,刚放寒假,他便带着儿子去北京的中关村。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竟然与瑞星公司这家老牌IT企业的技术精英对话,这让戴志康大大提升了自信心。此次北京之行,父亲一路上还是没跟儿子聊几句,但他给儿子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创造激情。回来后没几天,戴志康就设计出了一个新的社区软件雏形…… 

    到高三下半学期时,父亲意识到高考在即,便跟儿子认真谈了一次心。 

    “你应该感觉得到,我并不反对你的爱好。但是要想真正地在这方面有大的造诣,还是要读大学的。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要想办法把成绩提上来。” 

    戴志康完全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这时,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了,靠着设计软件的缜密头脑,他精心规划了剩下不多的时间,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一一突破……一番冲刺后,他奇迹般地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让老师和同学们目瞪口呆。 

    放手父亲亲情切换严变慈 

    读大一时,戴志康继续开发软件,并为自己制定了计划:大学期间,科研开发为主,日常学习为辅。 

    为了避免与晚睡晚起的室友互相干扰,他在校外租房子住。在别人忙于恋爱时,他躲在房间里一心一意进行软件攻关。一心不能二用,他把精力放在已经起步的事业上,学习难免更加放纵。大学四年,戴志康竟先后有15科需要补考。 

    就是这样,父亲仍然不对儿子说一个“不”字,却鼓励他:“儿子,你一直在努力,只是跟一般同学的方向不同。相信老爸,你是非常优秀的。” 

    由苛严到宽容,父亲疼爱儿子的方式完成了奇妙的切换。如果说,父亲以前是儿子人生快车上的刹车系统,现在,他则成了马力强大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有父亲给予的全新动力,戴志康的事业上了快车道。大三时,戴志康开发的一个社区软件迅速占领了市场,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收益。到毕业时,一方面,他得努力通过补考领取毕业证;另一方面,他已经积累了50万元软件收益。 

    此时,一家电脑公司开出了年薪30万元的条件吸引他加盟,但戴志康不干。他向来喜欢特立独行,决定带着积累的50万元去北京中关村闯荡一番。 

    母亲和父亲都有些犹豫了。从事业开拓上讲,有一定风险;从感情上说,他们舍不得儿子离自己那么远。戴志康就对父母说:“还记得高中那次爸爸带我去北京吗?当时一离开中关村,我就下了决心:长大了,我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 

    母亲还是不情愿,父亲却点了头。孩子志向远大,不正是每一个父母都希望的事吗? 

    父亲已经不用再对儿子的事业过多操心了。于是,他对自己的角色再次作出调整。自儿子到北京后,父亲每年都去看望他。每次到京,看到儿子日夜忙碌,住的那套近200平方米的花园豪宅未免“荒凉”,父亲就忍不住抛开博导身份,主动给儿子当起“保姆”来:给他做饭,为他打扫房间,为他收拾各种凌乱的家什和摆件……… 

    儿子晚上回到家,父亲照例要跟他聊聊天,不过基本不问生意、不谈工作。“钱是永远赚不够的,保重身体才是重要的。”每次聊天,他都会这样劝儿子。在这一点上,他这个博士生导师跟天底下所有的父亲没有什么两样。 

    看着父亲絮絮叨叨的样子,想起他以前不苟言笑的神情,戴志康总想笑。这么多年来,他终于弄明白一件事:老爸对他那种质朴的关爱,在把他彻底培养成人之后,终于切换到了最直接的表达。尽管这一切换,跨越了整整20多年。

    摘自《家庭》2009.7

用一生兑现爱的承诺
冷面父爱成就IT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