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叫歙县。这片土地楚汉时期属会稽郡,后归属鄣郡,再后来归属新安郡,北宋末年改名为徽州,到了明清时期成为徽州府治所在地。今天,当地人仍习惯称它为徽州城。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自然风光绝佳。水云深处的歙县,处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之中,登上城中古城墙等高处,可以望见黄山。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歙县工作。单位旁边便是那座大名鼎鼎的八脚牌坊——大学士牌坊。上班下班行走在大街小巷中,映入眼帘的尽是高高低低、斑驳沧桑的城楼、城墙、古府衙、古牌坊……还有一座座徽商遗留下来的宅院,粉墙黛瓦、富丽堂皇,门楼的砖雕、石雕上,飞禽走兽栩栩如生。随意走进一家恬静的庭院,皆是绿草葳蕤、花香四溢。我在城中转来转去,几天下来不禁生出感叹:歙县县城可真小。不过,虽说小,却很精致。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小的县城在时代的浪潮中,一天天地长大变靓,而且有了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老城区熙攘繁华,街巷路面铺设的是青石板,古香古色;新城区高楼林立,房屋簇新,绿树成荫。一条波光粼粼的练江,江上三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桥——紫阳桥、太平桥、万年桥,成为连接老城区和新城区的纽带。离桥不远处原先有一些工厂,后来都搬走了,变成了黄宾虹公园、紫阳公园、新洲公园。桥下的碧水从青山中流淌而来,与桥和岸边的风光一起,恣意地铺就成一幅山水画卷。县城变化之大,以至于许多在外的游子开车回来时,傍晚时刻到了桥边,见到岸边人家层层叠叠,竟一时间迷路,不知将向何处。
歙县曾是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至今保留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地域文化浓厚。徽州建筑以格调淡雅、自然古朴而名闻天下。历史上的歙县人有着从商的天分,日积月累,徽商形成了气候。渐渐地,这座城成了文化昌盛、商贾云集之地。明清之际,城中遍布盐行、木行、典当行、茶行等商行,有徽墨、歙砚、雕刻、刺绣等商家,铜匠铺、锡匠铺、中药铺、丝绸铺等,比比皆是。
让我时时念叨这座城的地方,当然不止这些。这些年,我常常流连忘返于城内修旧如旧的“徽州府衙”、自然淡雅的“徽州历史博物馆”。徽州府衙曾是南宋的范成大、清代的龚自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走进这栋建筑,那些诗句和文章仿佛仍在屋内回响。徽州历史博物馆则让人们读懂了这座城的厚重内核。还有即将开放的“家风家训馆”,因工作原因,我多次去往那里。在那里,可以走进徽州人的思想之魂。
随着歙县老城区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原先在老城的单位纷纷外迁。我的工作单位也搬到了新城区。新的地点是在一处山坡上,那里植被极其茂盛,尤其是马尾松之类的植物,从院子一直延伸到院后的山头上。离我单位不远处有一家简朴的裁缝店,里面的缝纫机和摆设一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模样。我知道,这也是从老城搬迁出来的小店。店门口有几棵高大的树。树下,一道青砖砌筑、约半人高的墙,将这几棵树围了起来。原来,这树叫鹅掌楸,是国家二级重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熙熙攘攘的路边,这几棵被围起来的珍贵的树木,无疑让人眼前一亮。裁缝店的店主是一位朴素的本地女子,她见我对着围墙发呆,便笑盈盈地说:“这种树很珍贵,所以要保护呀。”说完,她便又转过身去热情地和其他顾客说着裁剪缝制衣服的事情。此刻,阳光从密匝匝的叶子之间漏出,亮晶晶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新绿,煞是好看。
算起来,我在歙县生活近30年了。在我眼里,这座城是一幅清丽脱俗的水墨画卷,也是一幅青绿山水的生态图景。练江是新安江的上游,伴随着歙县走过几千年的历史。当地政府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生态保护机制,如今的练江一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胜景,一群群白鹭翩翩而来。昔日的菜农、渔民,变成了民宿餐馆的经营者、外地游客的向导,还有的成为非遗传承人。他们在墨庄里打揉出的徽墨落纸如漆,他们在百工坊里雕刻出来的歙砚细腻光洁,他们在博物馆门口展出的剪纸秀逸风雅……他们鲜活的脸上洋溢着喜悦、流露着幸福。
江南烟云又把这座城裹进了绿色和白雾中,一切是那么盈润,是那么生机盎然。久居此城,我见证着它的一次次变迁,如同化茧成蝶,翩翩起舞,惊艳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