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发展定力也是一种担当(红船观澜·担当作为系列谈③) 2020年09月08日

  据近日的一则报道,西部某县结合实际探索发展黑山羊养殖,打造特色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恰好几年前笔者到该县采访,县领导说:周边地区争相上马太阳能项目,家家户户参与,我们跟不跟?权衡再三,县里决定不盲目跟风,按自己的工作安排培育本地产业。

  后来的情况是,一些地方因投资规模过大且电网并网不顺,导致太阳能项目不可持续,不仅虚耗了本就稀缺的发展资源,也错过了培育本土优势产业的宝贵时间窗口。

  由此看来,该县当初立足实际,走了一条平稳务实的发展路子。仓促上马新项目,短期利益诱人,干还是不干,这可能是地方领导干部施政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选择。上不上项目、上什么项目,清晰地照见一个地方的政绩观。一味地大干快上并非真担当,把握发展规律,科学理性决策,守住发展底线,立足当地实际,选好发展项目,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担当。

  实际工作中,如果不能坚守定力,盲目跟风,政策制定势必失去科学性,发展方向就会跑偏,到头来往往要付出更大代价。比如脱离实际大拆大建,“赶农民上楼”,搞不切实际的城市化,就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稳定;疫情影响带来发展压力,一些地方放松了环保要求,冲击了生态环保底线,一旦造成污染,重新治理成本太高;还有极少数地方风险防控底线失守,寅吃卯粮,留下一系列债务隐患和其他问题……

  当前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压力重重考验着基层领导干部的定力。关键时刻,领导干部更要敢担当、善作为,只有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底线,把握好群众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才能做到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不走资源消耗的老路,会倒逼高质量发展;充分考虑民意民生,就需要更扎实的市场调研和实地勘察;防范金融风险,就不能盲目铺摊子,得确保财政资金每一分都用在紧要处……坚守定力,要求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候稳得住心神、立得住脚跟,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急求“显绩”、多创造“潜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说到底,坚守定力,守的是一颗初心和公心。心中有戒,才能行之有界。相反,突破底线,就会脚踩红线,甚至突破纪法的安全线。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树立底线思维,在实践中不断校正政绩观,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底色不褪,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