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外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8日   第 10 版)

  图一:在位于科摩罗首都莫罗尼的国家疟疾防治中心实验室,中科抗疟工作人员进行实验。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摄

  图二:人们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散步。
  新华社记者 王 曦摄

  中国医学成就助力全球卫生治理(见图一)

  中国在医学方面的不断进步为改善全球医疗卫生状况带来很大希望。

  中国的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研究疾病的起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他们利用传统中医,发现了治疗疟疾等热带疾病的有效方法。

  几个有利条件使中国得以广泛开展医学科研和创新工作。作为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中国拥有多样化的人口结构,这些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域。这意味着中国的医学发展必须满足不同地域居民的需求。因此,当他们发现一种新药时,它往往更容易满足其他国家的医疗需求,因为这种药物在获得批准之前要经过广泛的测试。

  通过推动医学发展,中国不仅促进了疾病的治疗,而且提高了人类应对疾病的能力。中国科学家发明了可以流畅进行微创手术的神经外科机器人。从建立云医院以方便市民预约、转诊和治疗,到使用基于5G技术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手术,中国正重新定义医学能做什么,并丰富提供医疗服务的手段。作为非洲国家,我们应该向中国学习。

  ——据乌干达《新景报》网站报道

  

  中国“公园城市”理念引世界关注(见图二)

  “公园城市”概念源于中国成都,是由中国城镇化经验与东方“师法自然”的传统智慧结合而来。近年来,伦敦、上海、阿德莱德等城市采用类似理念,“公园城市”正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主流趋势。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表示,“公园城市”不只关注公园与绿化,而是强调通过“生态、人居、经济、文化、治理”五大维度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

  中国团队自主研发的城市评估诊断工具“公园城市指数”通过全面评估,帮助城市精准定位发展进程中的优势与短板。该指数已在中国300多个地级以上行政区试点应用,可为发展中国家和处于快速城镇化中的国家提供借鉴。

  在近期于埃及开罗举行的第12届世界城市论坛期间,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国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及巴西圣保罗市政府共同举办了主题为“赋能公园城市”的边会。该边会旨在探讨“公园城市”这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范式及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与会人员强调,全球各地区未来几年需采取果断行动,加快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园城市”这一来自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范式,有望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重要动力。

  ——据埃及今日消息网报道

  

  中国引领公共交通全面革新

  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数亿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推动特大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区域的扩张。这种快速进程促使政府采取建设智慧城市等举措,以创造更加宜居、可持续和高效的城市环境。

  在快速城市化和创新技术成果的推动下,从高速铁路网到电动公交车和先进的城市规划,中国正在彻底改变人们在城市内和跨地区的出行方式。

  高铁网络是中国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发展的例证。中国政府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强调国家运输能力应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高铁网络。该系统连接着全国主要城市,每天为各地乘客提供快速、高效和实惠的交通出行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还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代化。中国已有数十个城市开通了快速公交系统。很多中国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等。一些城市引进了先进的综合智能交通平台,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中国还注重采用电动公交车作为传统燃油车辆的可持续替代品。通过加速向电动公交车过渡,中国得以减少空气污染并推广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据巴西“其他声音”网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