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双手多巴胺(零时差)

庄 雨(澳大利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6日   第 07 版)

  苏珊一家住在澳大利亚农村。孩子去幼儿园不太方便,她就在家教孩子字母、数字。“你们中国小孩上学前学什么?”她问我。我想了想说:“古代学习《三字经》。”正好家里有带绘图的英文版,我便拿了送给她。

  苏珊眼睛发亮,非常高兴,说要读给自己的孩子听。孩子小小年纪就接触跨文化知识,是否理解和接受无所谓,主要是让孩子开阔视野。除此之外,她非常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生龙活虎,兴趣得到自然发展,什么都想一试身手。9岁的女儿在妈妈指导下,自己缝制连衣裙。12岁的儿子成了“护花使者”,负责打理花园的玫瑰,给家人做简单的三明治更是没什么问题。

  澳大利亚的中学有烹调、缝纫和简单的木工课,各有一个学期左右。家长们都很高兴,因为省去自己苦口婆心,教孩子做家务。

  灵巧的双手带来愉悦,而且会促进智力发展。最简单的例子是,勤动手能让手眼更加协调。放学了,孩子和我在空地上打羽毛球,商量好不记分,接住就行。从最初的几个,一直能打到几十个和平球,惹得小猫来回穿梭,想逮到不落地的羽毛球而不得。本来只是消遣,等到上体育课打板球,孩子竟大放异彩,成了最佳击球手。同学们都为她大喊:“加油!”她纳闷,没打过板球,怎么接得那么准?

  年满16岁,孩子们常常到餐馆、电影院打工,从最基础的端盘子服务开始。体力劳动,大家都一样,快快乐乐挣点零花钱,没有所谓“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相反,这些青少年很骄傲自己的这份“成人礼”。打工时,我的孩子碰到过烫伤的幼儿、耍赖的顾客,还有不怀好意的家伙。

  有一次,一大家子聚餐,其乐融融。不料老奶奶不小心,把热咖啡碰翻,直接倒在小孙子的胳膊上,哭声大作。在乱成一团的混乱中,孩子走过去介绍自己学医,并建议家长带幼儿到水龙头下,用凉水慢慢冲半小时。他们立即照做。等救护车赶到,幼儿早停止了哭闹,胳膊已经基本没事儿了。奶奶激动地过来拥抱医学生,感谢她及时到位的帮助。

  也有不省心的顾客。一位女士快吃完了,指着盘子说,能不能“take away”?按常理肯定理解成把盘子端走,下面喝咖啡或茶。孩子于是端走盘子。结账时,她却问:我的“take away”(打包的食物)呢?直接让人无语。无奈,只好给她免费上一份新的。事后老板说,我认识她,惯常这样蒙人。

  晚上接孩子,我见到一帮年轻人嘻哈打闹,很是担心,怕有不良少年。孩子却说,年轻人倒没什么关系,他们也打工,就怕有人上来就要电话号码。我问,“那你怎么办?”“不给呗。实在不行就说没手机。”打工要与各种人打交道,无形中锻炼了情商,也催化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的餐桌别具一格、用料考究。有人问:“是私人定制吗?”朋友说,是他大学工程课做的作业。“这作业好,不用买家具了。”我们赞叹。他笑着说:“我表弟喜欢,我也给他做过一张。”

  如果他哪天失去工程师的饭碗,我猜他可能不按常理出牌,没准儿自己创业做家具。

  劳动多么美好,谁说多巴胺不能从双手“产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