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澳大利亚华侨导演张予柔——

用镜头讲述华人故事(侨界关注)

杨 宁 李秀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04日   第 06 版)

  张予柔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多元文化电影节获奖照。
  受访者供图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位名叫张予柔的年轻华侨导演。她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用镜头记录着华侨华人的故事,传递着跨文化的温情与共鸣。

  伴随着短剧出海的热潮,她用对电影的热爱制作了一部部充满创意的短剧,在影视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开启梦想

  出生在广西北海的张予柔,从小就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数码相机刚刚兴起的年代,当其他孩子还在沉迷于玩具和游戏时,张予柔已经拿着母亲为她买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四处拍摄,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摄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表达。”张予柔回忆道,“我喜欢通过镜头去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将它们定格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予柔对摄影的热爱逐渐升级为对影视制作的探索。初中时,她拥有了第一台单反相机,让她从摄影转向了视频制作。“我经常拿着相机拍视频,然后把这些视频组成故事,有声音、有画面,这比普通的摄影更有意思。”张予柔说。于是,她开始热衷于学习视频剪辑,从拍到剪,张予柔逐渐发现了影视制作的魅力。

  2013年,张予柔独自来到墨尔本求学,“除了自学的一些很简单的剪辑手法,以及我自己对摄影研究出来的一些很基础的常识之外,我在报考电影学院之前,对影视是一无所知的。”张予柔坦言。但是在她寄宿家庭的家人鼓励下,张予柔决定大胆尝试,并成功考入维多利亚艺术学院,成为当年班级中唯一的中国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张予柔意识到:“我的很多同学从小就接触电影,很多人家里有从事影视行业的背景,而我几乎是从零开始。”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张予柔开始拼命学习,不仅自学剧本创作,还借阅学校历届毕业生的作品光盘,反复观看并分析。

  她回忆道:“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把学校过去20年的毕业作品看了一遍,学习每一个镜头的构图和叙事方式。”这种自我要求和努力,让她很快跟上了课程的进度,并为她日后的独立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讲述故事

  新冠疫情期间,张予柔萌生了制作一部讲述海外华人生活纪录片的想法。“我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向世界展示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历程和文化传承”。她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身边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一起组建了一个小型制作团队,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工作。

  张予柔的纪录片以《我在澳洲》为题,旨在展现不同背景下的华人如何在澳大利亚生活并适应新冠疫情带来的改变。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很多不便,但也为她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她表示,疫情期间的华人不仅在生活和经济上面临挑战,还需要应对精神和文化上的隔阂与孤独感。

  在拍摄过程中,张予柔带领团队深入探访了众多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海外华人家庭。他们有的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几十年,有的则是刚刚移民过来的新面孔。无论是老一辈的移民还是新一代的留学生和工作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文化的传承。

  然而,张予柔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如何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华人都不愿过多曝光自己的生活。她说:“有些受访者面对镜头时感到不自在,他们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个人生活,尤其是面对我们摄制组时显得格外谨慎。”但张予柔通过耐心的沟通,逐步打消了顾虑。她会事先与受访者进行多次交流,让他们了解拍摄的目的,并承诺只展现他们愿意分享的部分。最终,很多受访者放下了戒备,开始向她讲述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真实感受。

  片中有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女性受访者,她在澳大利亚独自生活多年,是一名寄宿家庭的主理人。她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张予柔。这个单亲妈妈几十年前从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亚,独自抚养孩子并拥有了自己的生活,然而疫情使她的寄宿生源大幅减少,生活变得愈加艰难。“她每天都在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用一颗坚韧的心面对生活的考验。”张予柔回忆到,这位女性不仅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还要应对长期与家人分离的孤独感。

  另一位受访者则是一名年轻的华裔兽医,疫情使她工作压力剧增,但她仍然乐观面对。她在纪录片中讲述了自己在医院工作时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如何平衡个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张予柔通过她的故事展现了新一代华裔如何在职业生涯中贡献力量,同时保持对家庭和文化的牵挂。

  这一系列纪录片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不仅展现了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多彩生活和精神风貌,更传递了他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文化的坚定传承。张予柔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华侨华人的力量和魅力。

  坚持创新

  在短剧领域,张予柔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短剧的快速节奏与精简的叙事结构,与她对故事创作的兴趣不谋而合。她决定挑战自己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短剧是一种与传统影视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张予柔说道,“它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第一次参与短剧创作时,张予柔遇到了不少困难。时间的限制意味着剧情需要高度凝练,而每一集的设计都需要在短短一分半钟内传递出情感和情节的高峰。“短剧不像电影,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铺垫人物背景或慢慢推进剧情。每一集都必须是一个小高潮,这非常考验节奏感和故事的密度。”她说。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张予柔不仅需要调动剧组的资源,还必须时刻保持创意的灵活性。因为短剧的拍摄时间短、预算有限,她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化利用场景、道具和演员。“有一次我们在拍摄海边的场景,本来只是简单的对话戏,但我发现那天的阳光特别好,于是临时改动了镜头,把整个场景拍得更有层次感。”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也帮助她在后续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短剧的成功不仅在于节奏的把控,还在于细节的雕琢。张予柔特别注重人物之间的互动,即使在短短几分钟的剧情里,她也努力通过动作、表情和对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层次。“有时候,一场对话戏通过演员的一个眼神变化,甚至是细微的肢体动作,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张予柔说道。

  这部短剧在社交平台上映后,获得了热烈反响。观众被简短而精致的剧情吸引,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剧情发展和人物命运。“我很高兴能看到短剧不仅仅是娱乐,它也能引发观众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张予柔说,“我始终相信好的故事是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