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湘南境内驰行不知多久,几欲令人昏睡。某刻睁开眼,车窗外已是壮美盛景:峰林葱翠,泛着油绿,山势纵横,绵延不绝。平坦的高速公路无尽延展,似玉带般缠行山间。突然的视觉冲击,令我们精神大振——
“哇,头一次见到这么白的云,好漂亮!”同行的友人望着天空发出感慨。我也附和道:“是啊,这云白得像雪,软得像棉,动起来又像一群孩子,在山巅奔来跑去。”当地人听了,笑着说:“我们这到处是原生态的美,可有的看了。”
前面的路牌显示,这里距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已不足20公里。据说通道县分布着许多侗寨,民风古朴,历史悠久。我不禁想,这个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小县城,究竟有何魅力?
听闻通道县洞雷村早在2016年就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们便不顾山路偏远,打算径直前往。下了国道,只见洞雷村的牌匾立在路边,村道盘山而上。驱车至半山腰,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山下的村庄若隐若现,仿若一处桃源胜境吸引着我们。
来到村口,木制凉亭下,几位老人正在下棋,他们对我们微微一笑,神色复归安然。沿着青石板路,经过村民家门口,一位身着侗族服饰的妇女正不紧不慢地编织着手工艺品。在这里,匆匆时光似乎也放慢了脚步。
村里老树很多,其中不少树几乎与屋舍同体,生命的根藤就这样通向家家户户。不知名的蝉一会儿蛰伏无声,一会儿放肆嘶鸣,只一嗓子便惊碎一地树荫。几支芦笙并排靠在村居墙边,静待下一次“展露歌喉”。
绕过几栋屋舍后,眼前突然耸立着一座鼓楼。早就听说侗族的鼓楼由杉木穿枋接榫而成,不用一钉一铆,结构相当牢固。走近一看,这鼓楼着实令人称奇:白墙黛瓦,层层飞檐翘角,楼内的檐板上还绘有各种山水画、风俗画,花鸟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鼓楼的角落里有只老旧的大鼓,以前的侗族人需要议事时,便会击鼓传讯。
村中的风雨桥,也是侗族典型建筑,因供人遮蔽风雨而得名。风雨桥桥身通体为木质结构,融合了复杂的榫卯嵌合工艺。桥底以青石砌墩,桥廊在上,两端和中间设有阁楼,上覆青瓦,桥两侧的栏杆长凳专供人们歇息之用。
整座桥横跨在小溪之上,远远望去,溪流汩汩,老桥静默,像是相亲相依的两位挚友。清澈溪水从这里向全村流去,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来往的鱼儿仿佛空游无依。我向溪底细看,那些鹅卵石久经冲刷,纹路都出奇的顺滑,每颗鹅卵石都好像记录着侗寨的故事,藏着村落的记忆。
待到返程时,站在半山上,我回望这座依山傍水的侗族村寨:屋舍俨然,溪流潺潺,青山翠绿,稻田金黄。想那诗画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之美,或许也比不过此景此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