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9月2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数量达到694个,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宜业宜居

本报记者 廖睿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26日   第 04 版)

  城市是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交通是否便利、环境是否整洁,决定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市更加宜业宜居。

  工作和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显著增加——

  1949年末,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0.64%,伴随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矿业城市诞生,人口向城市聚集,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呈现蓬勃生机,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各项城乡改革和对外开放举措密集出台,为中国城镇化的起飞做好了准备。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各项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城市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城镇化率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各领域配套改革稳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三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城市对外开放站上新起点,城乡融合发展初见成效。2023年底,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6.16%,比2011年末提高了14.3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数量也在显著增长——

  1948年末,中国城市共有58个,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县城改设为城市。1949年末,全国城市数量达到了129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发展,城市数量快速增加。到2023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94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97个,建制镇21421个。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数量持续增长,城市的发展质量也及时跟上。75年来,中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市政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建设,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优化,设施质量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供水管道长度达110.3万公里,年供水总量674亿立方米,供水普及率99.4%;供气管道长度99万公里,年供气总量为2544亿立方米,燃气普及率98.1%。此外,全国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公厕数量等也持续增长。

  交通出行更加便利。伴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网约车和各类共享车辆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2022年,中国已有55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线路,客运总量达193.1亿人次。

  邮政通信方便快捷。过去,城市邮电通信发展水平低,网络规模小,生产设备老旧,物资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伴随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邮政通信业蓬勃发展,快递业与电商、制造业等行业深度联动,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效衔接,产业链不断延伸,触角直达城市的各个角落。2023年,地级以上城市(全市)邮政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845亿元,比2012年增加3.9倍;快递业务收入11647亿元。与此同时,中国的通信技术从3G追赶、4G并行到5G领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迭代,“互联网+”融入城市的各行各业,改变着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到2022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82.1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公园绿地面积86.9万公顷,公园面积67.3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平方米。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6微克/立方米。同时,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89.4%,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