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经纬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民生新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23日   第 05 版)

  【事件】

  安徽安庆——

  便民服务“邻”距离

  本报安庆电  (记者罗阳奇)“我家的菜刀几年都没磨了,多亏了朱师傅,以后切菜要方便多了!”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龙狮桥乡居民王华金说。

  为解决群众“小修小补”生活需求,拉近邻里关系,龙狮桥乡以“最初500米”为出发点,充分发掘身边的传统匠人、手艺人,打造了一支主要由剃头、补鞋、磨刀、织补、开换锁等传统领域从业者组成的“邻里十八匠”便民服务队伍。

  王华金口中的朱师傅名叫朱栋苟,今年已经74岁了,是“邻里十八匠”的一员。他告诉记者,“我年轻时就会磨刀,以前挑担子上街磨刀,后来年纪大了就不出去跑了。现在还能用老手艺帮助大家,我非常乐意!”

  “我们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广场等服务阵地,以月度轮转方式在住宅小区轮流开展‘邻里十八匠’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现场,居民都可以享受老匠人们的免费服务。截至目前,我们已先后在8个社区开展综合性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龙狮桥乡党委书记叶见军说。

  缺乏固定的工作场所怎么办?龙狮桥乡借助社区“微更新”契机,将闲置空地改造升级为“口袋公园”,并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在“口袋公园”设立“微更新”点位,为老匠人们提供长期服务场所。

  结合“放心家政”“文明菜市”等暖民心工程,龙狮桥乡在“口袋公园”、文化长廊、小区架空层等公共区域设立“邻里十八匠”“微更新”点位28个,累计服务辖区居民超6000人次。

 

  【短评】

  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罗阳奇

  衣服、裤子破了找谁补?菜刀、剪刀钝了去哪儿磨?雨伞坏了找谁来修?在安徽安庆的龙狮桥乡,当地通过挖掘居民身边的老工匠,将种类繁多的“小修小补”便民服务嵌入居民心坎,基层治理的温度正在不断提升。

  家里的物品出现了小毛病,找地方修一修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如果此时身边就有这样的摊位,生活自然会便利很多。“小修小补”摊位提供的便民服务是“刚需”,关系民众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通过老匠人熟练的技艺,破损的物件重获新生,生活成本降低了,那些舍不得扔掉的老物件也得以保留下来。

  规范小摊位,服务大民生。“小修小补”类便民摊位的逐渐消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难以找到合适的落脚点。让“小修小补”重获新生,需要基层精细化治理,因地制宜、创新方式。龙狮桥乡以城市“微更新”为契机,为老匠人提供规范的工作平台和场所;还有地方制定专门的便民维修网点管理办法,为摊位规范办理经营手续。此外,对于一些“小修小补”店铺位置不便于居民寻找的问题,可以发挥数字化优势,通过移动设备上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引导小程序等,方便群众寻找相应场所。

  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反应的是基层治理思路的转变。当身边手艺娴熟的老匠人回归,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志愿者,居民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邻里关系也更近了,那些本已闲下来的老匠人又有了发光发热的机会。这既是对辖区内资源的整合,也是实实在在地满足居民需求,让幸福与便利触手可及。此时,“小修小补”不仅是居民生活的便利度,更是城市治理的温度。期待更多“小修小补”类便民摊位回归,让高楼大厦间多些近在咫尺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