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体坛风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超越自我 顽强奋斗(聚焦巴黎残奥会)

本报记者 李 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04日   第 09 版)

  在巴黎残奥会田径女子200米T37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文晓燕(左)和蒋芬芬分获冠军和季军。
  新华社记者 张 铖摄

  巴黎残奥会开赛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在残奥会赛场奋力拼搏、勇敢追梦,一幕幕画面激励人心。他们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打动了无数人。

  “只要全力以赴,每个人都能出彩”

  在伊夫林省圣康坦自行车馆,当36岁的李樟煜骑上自行车,周围的运动员和观众都投来敬佩的目光。巴黎残奥会首个比赛日,李樟煜在场地自行车男子C1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本届残奥会首金;两天之后,他又以出色的表现拿下C1—3级1000米个人计时赛金牌。从伦敦到巴黎,4届残奥会,6枚残奥会金牌,见证了李樟煜的坚韧与顽强。

  自行车赛中的李樟煜自信、从容,他的笑容极具感染力,他破风前行的劲头令人钦佩。在颁奖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李樟煜昂着头,一字一句认真唱国歌。“希望更多残疾人通过体育找到自我价值。”他说。

  参与体育,发掘潜能,超越自我,温暖人心——和李樟煜一样,很多残疾人运动员都有这样的经历与体会。对他们来说,参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是实现自我的途径。

  对1997年出生的文晓燕来说,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阻挡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里约残奥会和东京残奥会,她在短跑和跳远项目中获得5枚金牌。来到巴黎,文晓燕继续挑战自我,以领先第二名两个身位的优势拿下田径女子200米T37级金牌,25秒86的成绩也刷新了残奥会纪录。“我太喜欢奔跑了,我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赛后文晓燕表示,希望自己的表现激励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只要全力以赴,每个人都能出彩。”

  “追求梦想让我变得更强大”

  在女子50米自由泳S6级比赛中,19岁的蒋裕燕两次刷新赛会纪录,并最终夺得金牌;在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决赛中,她和队友们又以2分14秒98的成绩实现卫冕。其实,东京残奥周期蒋裕燕的主项是400米自由泳,而巴黎残奥周期,她有意识地增加了力量训练,提升爆发力,使自己在短距离项目上更具竞争力,“追求梦想让我变得更强大,我的目标就是一次比一次游得快,不断超越自己。”接下来,蒋裕燕还将参加50米蝶泳、1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等项目的角逐。

  00后王小梅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残奥自行车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曾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一枚银牌。本届残奥会,她在场地自行车女子C1—3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中,两次刷新世界纪录,最终夺得冠军。“很开心能够夺冠,这枚金牌见证了我的成长。”站上最高领奖台,王小梅的眼泪夺眶而出。

  在残奥赛场,能否获得奖牌不是衡量运动员的唯一标准,他们在比赛中展现的巨大勇气、拼搏姿态更打动人心。23岁的跆拳道运动员邵倩以一场失利结束了她的首次残奥会之旅,但她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坚定了奋斗目标。“平衡能力还有待提高、心态也要进一步磨炼。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让更多人看到中国跆拳道选手的风采。”邵倩说。

  “体育为残疾人的生活增添色彩”

  女子坐式排球小组赛,中国队以3∶1战胜美国队,取得开门红。比赛中,队员唐雪梅每次打出好球,都会呐喊庆祝。14岁时唐雪梅意外致残,练习坐式排球后,她在与队友的交流合作中收获友谊与自信,变得越来越开朗。“是坐式排球帮助我走出阴霾,走出大山,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唐雪梅说,“体育为残疾人的生活增添色彩。”

  中国盲人足球队的10名队员都是业余选手,平时各自忙工作,大赛前一起备赛。在埃菲尔铁塔体育场,他们全力奔跑、配合默契,展示了中国残疾人运动员顽强的生命力。

  中国盲人足球队领队王宗尧表示,队员们在练习盲人足球以前,有些人连家门都不怎么出,更别提在场上奔跑。日复一日的训练以及队员间的相互扶持,让他们渐渐拥有了勇气和斗志。王宗尧表示,希望通过队员们的精彩表现,让更多人了解盲人足球这项运动。

  48岁的熊桂艳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乒乓球混双17级决赛,她和搭档彭伟楠不敌赵帅/茅经典,获得银牌。来到混采区,熊桂艳笑容灿烂。“乒乓球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仅帮助我强健体魄,还让我更自信地面对生活。以后即便退役了,我也会一直打下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