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广角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植物大熊猫”崖柏的守护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17日   第 08 版)

  在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科研人员在回归区查看崖柏结种情况。

  在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回归区的部分崖柏已经开始结种。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新华社记者黄 伟摄

  在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林业产业扶贫苗圃基地,栽种好的崖柏幼苗系上了身份号码牌。
  郑 宇摄(新华社发)

  在317国道炉霍至德格段,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送崖柏进藏的车队在行进中。
  郑 宇摄(新华社发)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工作人员剪影
  工作人员进行野外巡护。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工作人员剪影
  工作人员为崖柏幼苗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水。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工作人员剪影
  工作人员为两年生的崖柏幼苗除草。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工作人员剪影
  工作人员在剪切适合扦插的崖柏苗。
  新华社发

  鸟瞰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柏繁育科研基地。

  崖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裸子植物,崖柏在白垩纪曾繁盛一时,后因气候变迁及人类活动破坏,一度被宣布“野外灭绝”。目前,全世界野生成年崖柏不足1万株,且被发现仅在大巴山区的重庆市开州区、城口县等地山区分布,被誉为“植物大熊猫”。

  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杨泉带领团队成员们一头扎进了雪宝山深处,以保护崖柏及其生物多样性为首要任务,开展对野生崖柏群落的调查研究。

  摸清保护区崖柏家底后,如何尽快扩大种群数量,保证崖柏不灭绝,成为保护区科研团队面临的难题。多次试验后,科研团队选择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育,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崖柏规模化人工繁育。截至目前,已累计人工繁育崖柏270万株。

  崖柏具有强大的抗逆性,其蕴含的适应气候变化、地理变迁的能力超越普通植物,潜藏着无可替代的基因资源和研究价值。杨泉介绍:“如果能将崖柏扩展种植到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对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都有很大的作用。”

  从去年3月开始,崖柏已经移栽至云南、宁夏、陕西、甘肃、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的18个试验基地进行迁地保护和适应性栽培。截至目前,崖柏已实现野外回归75万株,野外回归面积达4500亩。

  “未来,我们也想通过崖柏这一典型案例,拓展更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保护方面的工作,让珍稀濒危物种变得平凡,变得普通,发挥更多的价值。”杨泉说。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