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努力增加耕地面积(见图一)
中国正在通过推动技术发展和增加投入,将盐碱地和污染土地变成大片耕地。中国加强粮食安全的决心显而易见。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开始实施。
一个案例是山东省某村庄。由于距海不到20公里,当地土壤盐碱含量很高,过去农民只能收获微不足道的农作物。如今,得益于一种开创性的降低土壤盐碱度方法,今年该村田地里长满齐膝高的小麦。在中国,正在被改良的土地并非仅限于盐碱地。重庆的一家建筑科技公司尝试将闲置矿山改造为农田。2020年到2023年,该公司已将30多公顷石灰石矿山改造成耕地。有迹象表明,中国的耕地减少趋势正在出现转机。2021年、2022年、2023年中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
——据彭博社报道
泰国榴莲在中国热销(见图二)
中国对榴莲的需求飙升,泰国一直是最大的供应国。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鲜榴莲82.5万吨,其中近95%来自泰国。2023年,中国进口142.6万吨鲜榴莲,其中92.9万吨来自泰国。
泰国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对华榴莲出口额升至37.5亿美元,与2012年的1.28亿美元相比,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泰国榴莲出口商希望,随着榴莲进入中国二线城市,越来越多消费者喜欢上这种味道浓烈的水果,这一数字将在未来5年继续增长。许多泰国榴莲种植户和出口商抓住中国市场机遇,赚取了丰厚利润。
——据《越南快报》报道
中国“陪伴经济”发展红火(见图三)
中国“陪伴经济”增长迅速。中国国金证券报告预测,中国“陪伴经济”市场规模到2025年有可能达到500亿元。“陪伴经济”的形态包括陪逛街购物、陪聊天、陪打游戏等。
一位分析师指出,“陪伴经济”的根基在于满足情感和心理需求。“陪伴经济”崛起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在“陪伴经济”催生的很多新领域中,“专业化潜力很大”。例如,陪购人员可以当形象顾问,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的服装。
未来,随着老龄化趋势发展,中国将需要更专业化的陪伴工作者,包括陪老年人做体检、去医院看病、协助进行理疗等。此外,越来越多年轻人到大城市打拼,陪伴需求也会增长。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