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内许多留创园不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留学人员创业园(简称“张江留创园”)并没有“园”。不过,这家没有实体园区的留创园,却凭借“1+X”的创业孵化网络,常年位居留创园竞争力榜单前列,吸引众多企业落地浦东。在《2023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竞争力报告》中,张江留创园以96.696的高分排名全国第一,同时,在海外人才集聚、创业孵化服务两项指标中排名榜首。
这样一家留创园究竟有什么特别?为何成为留学人员的创业优选?
“园区提供的‘无形’服务很重要”
从上海外滩出发,约半小时车程,张江科学城位于浦东腹地。
2012年,蔡伦路780号,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张江药谷一间15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成立。几名志同道合的海归科学家立下目标,希望能做出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造福患者。
那时,这支团队统共不到10人,到今天已壮大至超过3000人。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一批世界知名药企开始陆续进入上海,而现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多种药企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君实生物副总经理张卓兵记得,团队选择落子张江,一开始便是看中这里集聚了大量生物医药企业。“我们也考察过国内不少园区,也曾在其他地方工作,最终还是决定扎根张江。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吸引团队的远不仅是直接补贴,更是地区的创新生态。园区提供的‘无形’服务很重要,张江汇集了许多团队,不光是高端人才,团队基础人才的整体水平也决定了公司的研发能力。”张卓兵说。
张江留创园串联起企业服务的整个链条: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平台、高度集聚的研发人才、打通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不断帮助创业者化解从纯研发步入产业化的难题,生物医药领域的代表性团队不断涌现得益于此。
十余年间,这支以研制抗体药物起家的生物制药团队,已经在中美两国设立了4个研发中心,仅在张江就有5个实验室,覆盖了产品从早期研发到工艺开发以及商业化的各个环节,研发管线数量超过50项。不仅如此,张卓兵团队还在江苏苏州吴江区建成了产业园,在上海临港打造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他们拿到了临港新片区第一张药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已支持了十多款新药的中外临床用药生产。
一路走来,张卓兵见证着国内生物医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发力,相关制度改革大刀阔斧,中国的新药研发驶入快车道,张卓兵团队也在大步“出海”,更频繁地走向海外市场。“去年10月,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接下来我们也会继续‘两条腿’走路,更坚定地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新药研发能力。”张卓兵说。
就在不久前,君实生物宣布,这款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的新适应症又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是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获批的第十项适应症。
“接下来我们会把节奏放慢一些,扩张的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是团队要做创新药、做好药的目标永远不会变。做新药常常是‘十年磨一剑’,研发周期长、风险高,但依靠上海日益壮大的集群式发展厚积动能,我们在这里既能找到创业伙伴,也能找到用户,能拥有产业链上所需的一切关键要素。”张卓兵说。
“回到了一切刚开始的地方”
相较于君实生物12年的积累沉淀,成立于2020年的上海渤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
渤因生物的创始人潘雨堃对张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曾在位于祖冲之路736号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念高中,在张江度过了3年的求学时光。之后,潘雨堃从这里考入了复旦大学,博士阶段在耶鲁大学深造。
18年后,当潘雨堃回到张江创业,距离自己的高中只有两公里。“这样的选择,仿佛是回到了一切刚开始的地方。”他对本报记者说。
求学耶鲁期间,潘雨堃的导师是著名遗传学家许田。作为生长调控领域的奠基者之一,许田实验室首先发现了生长调控领域的重要调控基因和信号转导通道,为发育和疾病提供了新理论和机理。
在许田实验室的7年里,导师对自己和团队的严格要求深深影响了潘雨堃。“老师常说,要想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必须要将新技术带入新领域,然后彻底突破它。”潘雨堃说。
回国创业后,潘雨堃团队将目光投向基因治疗领域内载体容量限制和不可重复注射两大痛点,专注于基因治疗药物开发。4年间,潘雨堃团队主攻肝脏递送领域的新一代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希望从肝脏类遗传病开始,再将研发内容逐步扩展至其他常见疾病。
2019年,上海提出要大力发展细胞及基因治疗技术,加快“5+X”健康医疗服务业布局。其中,位于张江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医谷)位列其中,这里被外界称为上海医改的“试验田”。对渤因生物这样的团队来说,这预示着新的发展机会。
在渤因生物的实验室门口,摆放着这支留学生团队回国后获得的荣誉:“2023浦东新区明珠领军人才”“2021最具潜力海归创业团队”“2021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2021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重点类创业项目”……潘雨堃细细讲述着每一尊奖杯背后的故事。“初创团队的大量时间其实都用在了‘找人’‘找钱’,张江留创园在这方面为我们争取到了许多人才优惠政策,申报项目,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潘雨堃说。
创业4年多,潘雨堃团队吸引了更多海归加入,更多成员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实现了在上海安家落户的梦想。他说:“我建议海外人才同国内多接触、多交流,了解国内如今在哪些方向真正有需求。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国内许多新技术赛道都在呼唤真正拥有‘硬科技’的创新人才。”
“希望能填补行业空白”
放眼上海乃至全国,张江是较早采用多种方式支持留学生归国发展的地区。从设立留学生服务中心、出台留学生创业专项补贴政策、创新制度引入外籍人才,到全国首家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便利化政策试点区域、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率先探索外籍人才持永久居留证创办科技型企业……一项项开放、便利的人才引进举措,彰显着面向世界聚才引智的胸怀。
采访中,上海浦东新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朱一民提到了一支特别的团队。2018年年底回国后,这支团队通过“海创岛”联系上张江留创园,留创园在评估了团队的创业方向、了解其需求后,帮助其对接张江创业工坊。“通过入驻留创园的绿色通道,团队在7天时间里就顺利完成入驻,并在浦东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目前发展非常迅速,他们研发的自动化检测设备、高精度制孔设备等产品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朱一民说。
这支“一周入驻”的团队,是由留英海归郑华强创办的上海麦可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航天数字化装备的设计研发和集成。“在航空领域,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飞机零部件到总装的自动化装配制孔环节,接下来会更多参与飞机零件的生产,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来生产零件。”郑华强说。
“当时我们还去参加了很多创新创业比赛,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融入国内的创业氛围中。”郑华强坦言,一些归国留学生对国内创业环境与政策缺乏了解,需要时间和机会适应。“园区创设了很好的沟通渠道,我想尽可能借比赛的平台跟更多人交流。创业光有技术还不够,需要了解产业链上下游完整的运行方式。”
郑华强的团队一共有15人,95后占多数,其中12人为设计人员,团队3名核心成员都是海归。在张江留创园,有许多像麦可洛这样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实力与闯劲,映照出满满的城市活力。
“我们会一以贯之做好研发。做技术的人心中总憋着口气,就是想做出创新产品,希望能填补行业空白,这个目标一直没变过。这条路不易,但对我们这支年轻团队来说,尽力而为、直面挑战才会带来更多可能。”郑华强说。
记者手记
人才相惜也相吸
在张江科学城走上一圈,很快就会发现这里的道路别具一格的命名方式——牛顿路、祖冲之路、蔡伦路、爱迪生路、伽利略路、李冰路……这些以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路,很符合张江科学城的科创特点,同时,也给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增添韵味。
从一个角度来看,让“李冰”“牛顿”们相聚,或许也暗藏着一份引才者的美好期许——让张江走出更多被历史铭记的科学家,让他们成为“祖冲之”、成为“爱迪生”。
留创园常常是“强者愈强”,越是集聚了大量人才的园区,越能吸引更多的能人。人才的汇聚不仅意味着智力和技术的集合,也是志同道合之人心灵间的理解与支撑。创业路上很难踽踽独行,人才相惜相吸,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最好的人才“磁石”。
本专栏与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海外网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