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安徽庐江民宿经济热起来(走进乡土中国)

赵德斌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4日   第 12 版)

  百花村建起一批精品民宿,成为重要旅游吸引物。

  夏日的百花村里万物葱茏,蜿蜒平整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串起沿途秀丽景致。

  百花村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王圩山脚下的“少间·王圩里”民宿里,负责人万光胜正忙碌着,“今天我们接待了好几拨游客。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许多城里人来这儿体验乡村生活,有时‘一房难求’。”

  这家民宿还入选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33间客房风格各异,透过房间的窗户,远山近水、村庄田园,尽收眼底。

  “我每年都会来住上几天,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夜晚抬头可见满天星斗,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北京游客张志飞正惬意地享受度假生活。

  据了解,近年来,因农民外出务工,地处山坳的百花村里出现不少闲置房,长期无人打理。如何用好这些“沉睡”的资源?2019年,百花村成立庐江县首家农房收储合作社,探索闲置资产的增值路径。

  通过农村闲置房屋的多元化利用,百花村陆续引进一批民宿,有效地盘活闲置资产,用活闲置资金,逐步实现村庄变景区、民宿变景点、风景变“钱景”。

  百花村党委书记何紫云介绍,民宿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就拿‘少间·王圩里’来说,本村11户村民以农房入股,每年按1平方米高于60元分红;从前台、管家到保洁、厨师,大都是附近村民;民宿还与村民达成合作,定期收购当地的农特产品;村里和民宿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一年下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90多万元的收益。”

  百花村培育发展民宿经济,是庐江县发展乡村旅游新载体,唤醒乡村“沉睡”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庐江县发挥好山好水优势,创新乡村运营机制,引导鼓励有条件的镇、村集体和乡村运营商,对收储、租赁的闲置农房进行改造,“长藤结瓜”式发展乡村民宿,积极培育建设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在此基础上,庐江县坚持以“品位化设计、品质化打造、品牌化管理、差异化发展”为目标,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产品,更好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旅游消费新需求。

  庐江县还举办乡村运营商招募大会,招募有情怀、懂设计、肯创新、会营销、能招商的优秀乡村运营团队,推动形成民宿集群,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庐江县已建成精品民宿37家,家庭民宿31家。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62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成为该县全域旅游中的亮点。

  据了解,接下来,庐江县将在强化规划引领、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规范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为民宿发展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培育发展可持续、叫得响、吸引力强的文旅新业态,通过打造优质民宿,形成一个个全新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