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读者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遭遇跨境电商平台泄露隐私该咋办?(律师信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2日   第 05 版)

郭律师:

  您好!我是一名外籍留学生,在华期间我经常使用一家外国电商平台购买商品。近期,我接到一些不明身份的骚扰电话,对方把我的电话、地址、在该平台网站购物的订单编号等信息说得一清二楚。我有理由认为是该电商平台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请问在中国,我应该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我的个人隐私权?

  英国读者  凯瑟琳   

 

凯瑟琳女士:

  您好!当下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消费者经常使用电商平台购物,随之而来的个人数据安全问题也引发广泛关注。针对跨境电商平台泄露消费者个人隐私的情况,您可以向所在地的中国法院提出侵权诉讼,但需要特别注意具体的适用法律、管辖法院以及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规则问题。具体为您解释如下:

  ■ 法律适用及法院管辖问题

  首先,您的主张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处理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若以向境内自然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为目的,同样也适用本法。由于您被侵权时居住在中国境内,且接受了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产品,因此您的主张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护。

  另外,您可以向您所在地的中国法院提出侵权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因涉外民事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除身份关系以外的诉讼,如果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代表机构住所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但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其协议。

  根据以上法规,由于您是在中国境内使用跨境线上购物平台时因平台原因泄露了个人隐私,原则上您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中国律师向您居所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照中国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对本案进行审理。

  ■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

  中国非常重视保护涉及个人信息的隐私权,相关法律规定也较为完善。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除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也有专门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以上法律都可以为您提供保护,您可以在诉讼时参考。

  ■ 举证责任问题

  实践中,电商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的纠纷在举证环节会比较复杂。电商平台可能会辩称,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物流等多个环节泄露的可能性,不能说明一定是平台自身的责任。对此,您可以在诉讼过程中主张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要求电商平台进行举证,如果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那么应当对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根据此法,电商平台需要证明自己无过错才能免责。

  据您所述,该电商平台在交易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地收集了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地址等等,其应该采取严格措施有效避免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篡改或丢失。如果该电商平台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也即没有在实然层面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各个处理环节都尽到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那么可以推定电商平台对您个人信息的泄露存在过错,进而应该对您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解答,您可以根据上述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公衡律师事务所国际委员会主任 郭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