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广告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1日   第 03 版)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中国广告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为119点,同比增长9.1%。

  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市场稽查专员谷保中介绍,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推出《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简称《报告》),以指数形式客观评价全国广告业发展水平、发展环境和综合效益,旨在引导中国广告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具体来看,2023年广告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广告业规模快速提升,产业活力不断释放。2023年,全国广告业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13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广告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以29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为骨干、50余个省级广告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广告产业集聚区格局有效助力广告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广告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产业数字化创新升级稳步推进。数字广告增长迅速,从发布端看,互联网广告业务在各类媒体业务总量中占比近八成,成为拉动广告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广告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强,革新着传统广告生产、投放、互动、监管模式。

  广告业区域间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副司长刘辉介绍,东部地区广告业发展较为领先,中部地区呈崛起态势,西部地区稳步增长。目前,东部地区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不同地区围绕自身的产业资源禀赋,与地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不同发展特色。

  政策供给不断加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广告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三品一械”广告审查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广告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广告云课堂”等平台为中小微广告企业提供优质培训资源,多地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广告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不断提高。

  广告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充分彰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杨苜介绍,服务经济方面,经济效益指标同比增长7.9%,达到114.3点。其中,直接经济贡献指标和经营主体经营效益指标提升显著,广告业直接缴税金额进一步增加,经营主体人均营收明显提高;消费拉动贡献指标保持稳定,广告在带活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社会方面,广告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广告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潜移默化地对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广告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告导向监管不断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成效显著;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智慧监管快速发展,广告监管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4.76万件,罚没4.66亿元,有力维护了广告市场秩序。

  “展望2024年全年,广告业增长强劲,市场信心持续回升。”谷保中说,“《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857户头部企事业单位共实现广告业务收入2740.6亿元,同比增长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