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侨企里的外国专家——

“很开心能和我的中国朋友一起奋斗”(侨界关注)

彭训文 史自强 潘乐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9日   第 06 版)

  格林堡绿色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德国专家约翰(左一)介绍节能材料。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浙江伊比利公司来自西班牙的技术专家玛吉(左)和侨商季剑欣查看萨拉米。

  近年来,各地侨务部门出台一系列鼓励侨商回国创业举措,吸引了一大批侨商回到中国。侨胞回国后,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引进了海外人才。本报采访了几位外国专家,听他们讲述在中国工作与生活的故事。

  

  俄罗斯专家克洛索夫:

  “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我们的第一代辐射解调仪有电脑主机那么大,随着技术改进,越做越精巧,最新一代产品已经小了一大圈。”近日,在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锦熹(秦皇岛)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技术顾问、来自俄罗斯的专家克洛索夫拿着一个手掌大小的仪器介绍。

  这家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高端激光传感器和激光环保设备,产品特点是在传统的光纤分布式传感基础上,能够耐得住极端工况。作为重要零部件的辐射解调仪,其大小主要取决于传感芯片。如何在把产品做小的同时提升品质?克洛索夫和同事们想了很多办法。

  谈起和中国同事的合作,克洛索夫用“开心”来表达。他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如果某个细节不够完美准确,会要求反复实验,直至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继续下一步。他说:“不管我如何反复进行实验,中国同事都会欣然配合,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细节做到极致。”

  在研制一个传感器项目的过程中,因为光源的特殊性,中国市场缺乏这种设备,从国外进口又来不及。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克洛索夫和同事搭建了一个特殊光源,很快把问题解决了,大家欢呼雀跃。

  为帮助公司科研攻关,克洛索夫还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建议公司以项目为抓手,有项目便组队、项目结束就解散,这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非常有用。下一步,他计划协助公司将高端激光传感器硬件在中国完成本土化生产,实现市场批量供给。

  “克洛索夫在技术、材料、封装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我们的产品孵化速度非常快。”锦熹(秦皇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新侨陈月娥说,与克洛索夫的结识是在一次业务交流中。双方通过技术合作,提升了公司效益、结下了深厚友谊。

  从去年5月来到河北秦皇岛,克洛索夫便深深爱上了这座滨海小城,公司不仅给他提供了海景房和车辆,还委派从俄罗斯留学归国的同事崔锐轩担任科研和生活助理。崔锐轩说,克洛索夫对在中国的生活十分适应,工作之余,他们一起爬老龙头长城、逛海滩……

  在助理的帮助下,克洛索夫学会了几句中文,比如:“你好”“这个多少钱?”“一个”“两个”“谢谢”“再见”……这几个词汇已经让他可以顺畅地进入菜市场购物。克洛索夫还常在周末下厨,请助理和朋友小聚。有时他还和中国同事一起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很开心能和我的中国朋友一起奋斗。”他说。

  西班牙专家玛吉:

  “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工作团队”

  “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工作团队,大家都热爱萨拉米行业。我与同事的合作十分愉快,他们对我提出的建议非常认同,与他们的相处如同亲人一般。”浙江伊比利公司来自西班牙的技术专家玛吉说。

  萨拉米是欧洲尤其是南欧民众喜爱食用的一种腌制肉肠,生产程序包括灌肠、发酵、风干等。作为有着40多年发酵技术工作经验的专家,玛吉曾被数十个国家的发酵制品公司邀请担任技术指导。他与中国的缘分,源于季剑欣等几位西班牙侨商的邀请。

  季剑欣等人在欧洲打拼多年,一直有将一些美食引进到中国生产的想法。他发现,欧洲一些美食在中国拥有大量的消费群体,但进口费用高、在国内售价高,很难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

  作为浙江省青田县的一名侨商,季剑欣积极响应青田县政府提出的“青商回归工程”和“欧洲食品、欧洲工艺、青田制造”倡议,将欧洲传统美食“萨拉米”“哈蒙”等引进到青田生产。

  2022年,季剑欣和朋友成立浙江伊比利食品有限公司,邀请专业团队设计萨拉米的净化生产车间,并从德国、奥地利等国引进先进的肉制品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

  有了新设备,还需要懂行的专家才行。季剑欣想到,可以邀请西班牙专家玛吉进行协助。数年前,他和玛吉在西班牙一次发酵肉制品讨论会上相识。因为拥有对美食的共同爱好,两人一见如故。

  来到中国后,玛吉对伊比利食品有限公司的萨拉米生产线进行了优化,采用先进的低温发酵工艺,在保持肉制品风味的同时保证产品营养。他还指导研发发酵肉制品的新产品,在生产中给员工介绍欧洲发酵肉制品工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助力伊比利公司生产出与欧洲工厂相媲美的产品。

  玛吉十分喜欢在青田生活。在季剑欣和中国同事的邀请下,玛吉品尝了青田很多美味小吃、欣赏了当地的美丽风景。这一切都让他赞不绝口。青田居民也让他倍感亲切。在青田的咖啡店中,他常常会遇到一些生活在欧洲的华侨华人,他们会用玛吉熟悉的家乡话同他交流,让他感到自己不是“身处异乡”,而是“身在欧洲”。

  在谈到萨拉米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时,玛吉认为,萨拉米作为类似鸡胸肉的低热量健康食品,在中国有着巨大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中国的生产设备十分先进、生产场所标准化程度高,我会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中国朋友完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他说。

  德国专家约翰:

  “助力中国绿色发展”

  “我很高兴能参与研发格林堡的超低能耗免拆模体系,很多专家都来我们公司考察。”前些天,在格林堡绿色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山东济南的工厂里,该公司总工程师、德国专家约翰自豪地向前来考察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顾问叶耀先等专家介绍产品。专家们考察后认为,约翰所在公司研发的产品体系,其核心技术保证了保温、模板和结构的整合,有利于促进现浇混凝土建筑技术发展。

  约翰所在的格林堡公司是一家从事“被动式建筑”推广的企业。1988年,“被动式建筑”概念被德国和瑞典的两位教授提出。所谓“被动”,主要是从采暖这个角度来说,即整个房屋不需要人类主动地消耗燃料供暖,而是依靠房屋内的人体、电器的自然发热,这要求房屋具备极强的保温性。

  “为了保证温度,不仅房屋外墙要采用保温材料,门窗和玻璃也需要具备极高的气密性,通俗地说,就是不能漏风。”格林堡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丽,曾与约翰共同从事节能推广工作。作为一名美籍华人,赵丽和团队选择在祖籍国投资,2019年在山东济南成立该公司。

  2020年初,该公司从欧洲进口设备,并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进行了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在了解到赵丽团队缺乏有经验的外国专家后,约翰欣然加入。他说:“节能事业非常重要。我深知其对于地球的益处。”为了使进口设备适用于中国的建筑标准,他还重新制作了相关模具。

  约翰说:“‘被动式建筑’有助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愿意运用自己在节能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助力中国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