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全国绿证消费前100名企业名单发布

多地绿证消费活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5日   第 03 版)

  山西省运城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推动生产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图为6月13日,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工人通过总控台查看设备运转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廖睿灵)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电力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联合发布“2023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名录”(以下简称“TOP100企业”),涵盖能源、电信、石化等行业,充分展示各行业企业在推动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

  绿色电力(绿证)消费是指市场主体支付了环境溢价后,以绿色电力证书为唯一凭证的绿色电力消费形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中国绿色电力(绿证)交易量超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27%。其中,绿电交易电量1481亿千瓦时;绿证交易3907万张,对应电量390.7亿千瓦时。2023年,全国绿色电力(绿证)交易总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4%,绿色电力消费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绿证交易平台全年单日最大交易量为568万张,成交金额超1.1亿元。“绿电绿证体现了绿色能源的环境价值,有利于推进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说。

  据介绍,2023年TOP100企业名录依据真实可信的绿色电力消费数据形成,统计口径全面,数据完整,涵盖能源、电信、石化、钢铁、互联网科技、汽车制造、生活服务等行业。记者梳理该名录发现,位列去年绿证消费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鼓励市场主体消费绿证,有助于引导全社会主动消费绿色电力、激发绿色消费活力。目前,全国多地绿证消费呈现积极态势。在广西,自绿电交易开市以来,已成交绿电电量累计达100亿千瓦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购买绿证的意愿强烈,截至今年5月底,广西参与绿电交易的市场主体达1590户,比去年底增加了970户。在上海,今年以来当地已达成绿电交易40亿千瓦时、绿证交易突破1500万张,省间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在天津,国内首家省级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日前正式揭牌,该中心整合电网、发电、用户等内外部数据及资源,将有效促进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消纳利用、满足用户使用绿色电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