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觉广角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为了中欧班列顺利运行

本报记者 李 贞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1日   第 11 版)

  5月25日,X8157次中欧班列(西安—马拉舍维奇)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
  唐振江摄(人民图片)

  西安国际港站,连结员正在摘接列车风管。

  西安国际港站的调机司机在执行全程时刻表班列始发调车作业。

  在霍尔果斯车站附近,工作人员检修铁路电力系统。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铁路货运内勤人员受理国际联运运单。

  在西安市新筑物流基地,作业人员对即将通过中欧班列销往海外的国产汽车进行装车前的扫描信息登记。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吊车进行集装箱装车作业。

  扫码观看视频

  广袤的欧亚大陆上,一趟趟昼夜奔驰的中欧班列,被誉为新时代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

  十余年来,中欧班列服务范围不断扩展,发车频率越来越高,累计已开行超过9万列。

  近日,本报记者在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和霍尔果斯等地,看到了这支“钢铁驼队”背后,许多默默付出的劳动者。

  在车站作业场,检车员手拿一把铁锤,叮叮当当地敲击着车厢的每个关键部件。弯腰,俯身检查车底,再起身,走向下节车厢。无论严寒酷暑,这套检查流程绝无懈怠,只为保障每趟列车安全无故障地出发。

  在国际陆港站,集装箱装卸司机坐在离地20米高的操作室中,操作着巨型龙门吊,将一个个来自天南海北的集装箱码放整齐。落钩、悬停、落锁,每个步骤都精益求精。

  在国际陆港综合服务大厅,铁路货运内勤人员面前摆放着一摞摞等待核验的票据。为方便货运企业快速通关,服务大厅24小时值班。随着数字口岸建设升级,中欧班列的票据信息审核速度不断加快,仅需20分钟左右整列车运单即可核对完毕。

  在铁路进出口货物查验场地,海关工作人员手持货物票据和执法记录仪,耐心地与企业工作人员沟通。开箱、查验、拍照、核对信息,海关检验流程既严谨又高效,为中欧班列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

  中欧班列越跑越顺畅,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协作,铁路、海关、边检、消防、货运企业……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为中欧班列洒下汗水,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