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们相信美中教育交流合作大有可为”

——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为推动两国高校和青年加强交流注入动力

本报记者 张朋辉 刘军国 李志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8日   第 03 版)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鼓励中美两国高校加强交流合作,为促进中美友好贡献力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美友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深刻阐明中美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为促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相知相近指明了方向,为推动两国高校和青年加强交流注入动力。希望共同搭建更多桥梁,续写新时代两国人民友好故事。

  “美中两国间人文交流正在不断深化”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表示,2006年,我在贵校见证了中美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签约仪式。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温州肯恩大学办学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中美教育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令人高兴。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让我备受感动。”雷波列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美中人民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年轻人间的交流。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深情回忆温州肯恩大学的创办历程,肯定办学成果,这对美国肯恩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都是莫大的鼓舞。“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推动美中青年一代加强交流。”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请雷波列特转达对前任校长法拉希博士的问候。“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学校创办的日子。是习近平主席的远见,为我们合作办学指明方向。”法拉希表示,他多次访问中国,每一次都能看到中国的发展进步,“温州是一座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我们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创办了一所大学。”

  2006年5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关心推动下,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正式签约,决定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温州肯恩大学正式设立,目前共有本硕博学生约4500人,已培养8届本科毕业生总计3300余人。

  “在温州肯恩大学,我们正在培养尊重和欣赏对方文化的未来青年。”雷波列特说,“温州肯恩大学已成为美中教育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正是因为我们之间频繁的合作,美中两国间人文交流正在不断深化。”雷波列特表示,目前学校正推出支持美国学生赴华学习的具体举措,包括积极参与5年5万名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学习项目,让更多美国学生有机会体验中国文化,增进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

  “以实际行动助力中美青年交流”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西雅图出席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时发表讲话指出,2006年,我在浙江工作时,出席了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的签字仪式。经过多年努力,温州肯恩大学去年正式设立,目前运转良好。浙江省还有近百所中小学同美国各地学校结成姐妹关系,往来活跃。双方应该探索形式多样的教育合作,共同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温州肯恩大学已成为美中合作办学的典范,可以为其他国际教育合作提供借鉴。”法拉希说,虽然两国关系有起伏,但两国人民间的真挚友谊不会变。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增进彼此了解,有助于两国凝聚共识、减少分歧。“这不仅能让各自国家变得更好,还将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极大鼓舞了温州肯恩大学的师生员工。该校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负责人罗布·马杰里森说:“对于学校来说,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具有里程碑意义。多年来,温州肯恩大学在促进美中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未来,我们相信美中教育交流合作大有可为。”

  “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相知相近。”温州肯恩大学网络文化传播中心负责人王舒表示,“温州肯恩大学将继续利用好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推动中美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中美两国青年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我们将积极落实好5年5万名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学习项目,以实际行动助力中美青年交流。”

  “多年来,美中两国的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架起了友谊和相互了解的桥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教授肯尼思·哈蒙德表示,教育交流合作已成为美中两国学生体验对方文化、促进美中友好的重要途径。

  “教育交流合作已成为美中两国人民增进了解的重要桥梁”

  近来,美国林肯中学、斯特拉孔中学、马斯卡廷中学师生成功实现中国之旅,“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陆续实施,中美开启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缅怀英雄——纪念飞虎队和杜立特中队图片展”举行,2024年中国—加州经贸论坛、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陆续举办……两国各界人士来往、交流增多,有助于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积累共识。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学术界、教育界之间的交流是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美中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加美中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今年3月,“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联合主席周树琪陪同林肯中学学生爬长城、画水墨画、吃烤鸭……“不少美国学生爱上了中国文化,也与我们结下了友谊。”周树琪说,教育交流合作是美中交流的一扇窗,不断扩大两国青年交流,将为美中关系发展增添动力。

  林肯中学音乐教师琳恩·艾森豪威尔曾4次带领学生到中国进行交流。她说,在中国的访问激发了不少学生毕业后前往中国上大学的兴趣。“两国之间有一些分歧在所难免,但交流合作能让青年人加深了解、建立友谊,找到更多共同点。”

  美国欧柏林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海莉·萨布莱去年毕业后来到山西农业大学担任英语老师。“教育交流合作已成为美中两国人民增进了解的重要桥梁。能够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我感到非常幸运。我非常珍惜来到中国工作的机会。”海莉·萨布莱对记者说,“美中青年交流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美国青年电影配音演员纳纳·奥乌苏经营着一家多媒体制作公司。在山西省举办的中美青年电影传媒座谈交流活动上,他结识了不少中国业界人士并建立起联系。“通过实地探访交流,我对中国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未来,我计划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等拍摄更多短视频,向世界介绍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纳纳·奥乌苏说。

  温州肯恩大学金融专业教授张家宁说:“教育是连接各国人民的重要桥梁。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将进一步为美中教育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一阶段创意空间影视公司创意总监克里斯托弗·李·丹尼斯表示,5年5万名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学习项目开始实施后,越来越多美国青少年到访中国,这将对美中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张博岚参与采写,卓扬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