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一周网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网友热议多彩活动迎端午

体悟传统民俗 感受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叶晓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7日   第 05 版)

  湖南省娄底市首届龙舟争霸赛在双峰县湄水河举行。
  李建新摄(人民图片)

  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举办迎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一名参加包粽子比赛的选手展示自己包的粽子。
  杨 敏摄(新华社发)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许村镇许村,村民正手工缝制非遗“徽州端午锦”。
  施亚磊摄(人民图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香四溢、艾叶流芳,又一个端午节将至,人们采叶裹粽、悬挂艾草、戴五彩线,寄托着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心愿……线上线下,节日氛围逐渐浓厚,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在喜迎端午节的同时,共赴一场文化盛宴。网友留言说:“体悟传统民俗,感受文化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船桨翻飞龙舟竞渡

  随着端午节临近,不少地方的龙舟赛已经拉开帷幕。擂鼓助威、船桨翻飞,选手们奋力挥桨,在比赛中感受龙舟竞渡的魅力。

  6月1日,安徽省宁国市第八届端午龙舟赛在西津河上举行,河岸两边,加油呐喊声、掌声此起彼伏,市民和游客拿出手机记录下龙舟竞渡的精彩瞬间,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据人民网报道,在比赛现场,随着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似离弦之箭,破浪争先。水面上,伴随着一阵阵有节奏且响亮的鼓声,参赛队员动作整齐划一,挥动着手臂奋力划桨,只见河面上水花四溅,顷刻间,鼓声、呐喊声划破长空。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古老传统民俗活动,通过龙舟赛的举办,将体育与健康、旅游与休闲相结合,在提升赛事观赏性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旅、健康运动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畔,一场国际龙舟赛燃情开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42支龙舟队伍1200多人参加,随着发令声响,配合激昂的鼓点,参赛选手们有节奏地挥动着船桨,奋力向终点冲刺;在江苏省无锡市古运河上,龙舟比赛也在激烈进行,现场12支龙舟队随着鼓声展开角逐,伴着阵阵鼓点,队员们一起挥动船桨;在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唐洪村和水南村,龙舟队员们一大早就开始集结训练,为传统龙舟比赛做准备,队员们进行水面赛道冲刺训练,冲劲十足。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除了各种龙舟主题文化活动外,各地还开展了包粽子、制作香囊、诗歌朗诵、经典阅读等主题文化活动,多地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也推出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特色展览、志愿服务、艺术普及活动,民俗活动精彩不断,让大家在感受端午节独特习俗的同时,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网友“乐”留言说:“传统节日,正在以新潮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网友“天天”留言说:“文化活动更加有趣,增进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据人民网报道,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中心幼儿园近日举办“浓情端午 传承文化”端午节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做香包、包粽子、射五毒、挂艾草等民俗活动,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据扬子晚报网报道,近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金益社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主题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和习俗,还提到了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的历史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志愿者们还组织了竹编小船手工制作活动,老师耐心地教孩子们编织小船,从平铺、穿插、绑绳到最后的修剪,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趣味和挑战,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不一会儿,一艘艘竹编小船就诞生了。随后,大家在船里装上艾叶和菖蒲,把香囊挂在小船上,蓝绿相间,点缀得十分好看。“以前端午节都是把艾草插在家门上,今年做了这艘小船挂在家门口,放点艾叶,真是个好点子。”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开心地说。

  节日商品走俏市场

  近日,与端午节相关的商品正在热销。今年的端午节消费,除了粽子和应节的点心,香包、手绳、艾草装饰品相当走俏,与龙舟相关的商品也颇受欢迎。

  眼下正值粽子制作销售的高峰期,各地琳琅满目的粽子也各具地方特色。据央视网报道,上海不少店铺的粽子进入销售高峰。在南京路上的一家老字号,粽子窗口前排起长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水街,经营户黄女士说,传统小三角粽一天就能售出1500多个。预计临近端午节时,订单量还会继续增长。此外,一些新派创意粽子的销售也持续升温。风味水晶粽不仅造型好看,而且味道独特。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米粽深受欢迎,晋祠米粽的关键是当地的晋祠江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当地人都会以包粽子、挂艾草、点雄黄等方式过节。

  艾草产品也持续热销。几元钱一把的艾草搭配上菖蒲叶、铃铛挂件,再配上几张写着祝福语的卡片,艾草花束、花环便诞生了。据工人日报报道,在天猫某家居旗舰店,以“端午”为主题的手工装饰材料已售7000余单。此外,艾草花束相关材料包标价从7元至40元不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也可以混搭DIY,一些店铺仅淘宝平台销量就超过1万单。在评论区里,“氛围感”“仪式感”是消费者点赞的主要原因,新式的艾草花束、花环,除了追求传统寓意,更发挥了美观、装饰的作用,受到年轻人喜爱。

  在各个电商平台上,香包和手绳之类的随身装饰也正在热销。“今年流行国风香包。”义乌购APP上一位经营者说,相比于以往的香囊,今年的粽子造型香囊很受消费者喜爱,“这是‘福粽’嘛,传统工艺加上国风纹样,再塞满艾草,不仅好看还可以驱蚊。”

  眼下,在浙江省瑞安市,与龙舟相关的商品销售火热。据央视网报道,在瑞安市一家店铺里,摆满了龙舟鼓、龙舟锤、龙舟令旗、龙舟服饰等商品。店主鲍兰云说,最近她们经常忙到凌晨3时左右,以龙舟令旗为例,店里已经做了大小令旗400多面。另外一家店铺,生意同样火爆。店主万丽丽说,这两个月店里的客流量是平日的四五倍,她店里卖得最火的是船桨。旁边另外一家店铺已经卖出了一万多个锣,最近店铺经常要到晚上10时才能结束营业。

  网友“大福”留言说:“在传统中创新,结合实用和习俗,传统文化也可以发扬光大。”网友“橘言”留言说:“贴近生活、适应市场的‘国潮’产品,刺激了生产和消费,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民俗旅游受到热捧

  随着端午假期临近,各类民俗旅游项目受到热捧,端午节传统风俗与旅游产品的结合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关注。

  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预订数据看,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短途游与周边游的需求高涨。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在线旅游平台飞猪近日发布的《2024端午假期出游风向标》报告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无论境内游还是出境游,人均预订量均比去年端午假期更高。

  据金羊网报道,各地举办的花式龙舟比赛,带动“赛龙舟”热度环比上涨。其中,“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即将开赛,将吸引众多游客奔赴广东省佛山市,一睹“飙船”盛况。马蜂窝平台上,佛山旅游热度由此大涨100%。此外,县域旅游在这个端午节假期继续迸发强劲活力,从品尝特色农家菜到参与端午传统民俗文化,从亲近自然的山水田园旅游到休闲惬意的乡村漫步,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前往县域目的地感受旅途的宁静和舒适。途牛旅游网截至目前的预订数据显示,安吉、德清、桐庐、婺源等目的地相关旅游产品预订火爆。

  近期,游古典园林、观文化展览、体验汉服妆造等成为“新中式”旅行的热门方式。

  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北京市属公园将在端午假期带来诗词民俗展示、国风汉服游园、制香包粽、植物识别等游园文化活动,将节气农事、民族传统、名园典故、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优秀文化贯穿于节日游园中。在天坛、陶然亭、玉渊潭、香山等公园,市民游客可现场体验射五毒、画朱砂、旱地龙舟、佩五彩绳、编香囊、包粽子、打香篆、搓香丸、调香包等传统节俗,祈愿安康。部分公园将以多种形式展出与端午相关的古诗和现代诗词,陶然亭公园第十九届端午诗词展、紫竹院公园“诗情画意说端午”微展览、颐和园“诗韵端午 趣赏园林”等,将伴随主题音乐会、互动游戏等形式开展。

  据成都日报报道,四川省成都市将以“到成都街头走一走·过龙情粽意端午节”为主题,策划推出“2+5+N+10”的全市端午节文旅活动,即2个主会场活动、5个端午主题特色民俗活动、N个城市配套活动、10条端午民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营造可欣赏、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端午文旅活动和消费场景。

  据悉,成都将联合都市圈及成渝周边的端午民俗资源,推出世园繁花之旅、龙舟竞渡之旅、粽叶飘香之旅、稻香渔歌之旅、民俗体验之旅、都市漫游之旅、公园城市之旅、文博艺术之旅、寻味端午之旅、红色记忆之旅10条端午民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成都还将在各大旅游服务团购平台启动发放3000万元的“暑来成都·乐游天府”文旅消费券,使用范围包括线上平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酒店住宿、入境机票和线下旅游商品类等。同时将加强节日市场管理,全力创造温馨舒适的假日文旅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