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美国侨团和加拿大侨团举办系列活动分别庆祝亚太裔传统月和亚裔传统月——

展示中华文化,促进友好交流(侨界关注)

本报记者 贾平凡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5日   第 06 版)

  美国明尼苏达州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等团体主办的《华夏文明之光》演出之三——“中国旋律”上,演员在表演舞蹈节目《龙舞》。
  受访者供图

  在第二届蒙特利尔唐人街多元文化节暨团结鼓活动上,不同族裔的民众共同敲击团结鼓。
  马克·米肖摄

  刚刚过去的5月,美国和加拿大的亚裔很忙。5月是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和加拿大亚裔传统月,美、加各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展示亚裔历史文化,纪念亚裔贡献。作为亚裔的一分子,旅居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侨华人积极组织或参与庆祝活动,凸显了华裔力量,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不同族裔多元文化的友好交流。

  

  活动精彩纷呈

  唐人街是加拿大华侨华人举办亚裔传统月活动的重要场所。

  鼓乐喧天、烟火缭绕;餐食摊档香气弥漫,文化展位琳琅满目,文艺表演轮番登台……近日,加拿大渥太华唐人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为期3天的2024年渥太华唐人街大夜市活动在这里举办。这是在5月份加拿大亚裔传统月期间,渥太华唐人街商业促进区主办的一项社区经济振兴和文化传播年度盛事。渥太华唐人街商业促进区执行理事李育康表示,本届大夜市设有逾50个摊档或展位,不少商家来自多伦多等城,吸引逾5万人次到访。招展及客流规模均创新高。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城市蒙特利尔,不同族裔的鼓乐队、歌舞队相聚唐人街中山公园,参加第二届蒙特利尔唐人街多元文化节暨团结鼓活动。

  “团结鼓活动的一大亮点是不同族裔的鼓乐队一同登台击鼓,长达5分钟。寓意不同族裔团结一致,发出同一个声音:呼吁世界和平。”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社长胡宪第二次参加团结鼓活动。她表示,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游客和观众在唐人街随着鼓乐摇摆起舞,欢呼鼓掌。台上台下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坐轮椅的老人和骑在大人肩头孩童的参与尤其让人感动。”

  “自2002年以来,每年5月1日,加拿大政府都会发表声明确立亚裔传统月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传承过去,拥抱未来:弘扬加拿大亚裔传统’。”胡宪介绍,以往,亚裔传统月都是加拿大政府在国家公园等公共场所搭舞台,邀请各亚裔社区的演艺团体登台表演,主要以歌舞形式展示亚裔传统文化。去年5月13日,蒙特利尔唐人街中山公园第一次出现华人主办的特色庆祝活动——“击鼓庆祝亚裔文化月”,非常成功。今年5月15日他们举办了第二届。

  今年,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同样引人注目。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全称为“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遗产月”,已有32年历史。

  当地时间5月11日下午3时,由美国明尼苏达州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等团体主办的《华夏文明之光》演出之三——“中国旋律”在弗里德利高中礼堂举办。“座无虚席。”美国明尼苏达州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颜炳文介绍,当天有500多人观看了这场文艺演出,以明尼苏达州当地人为主,演出收获很多好评。“很高兴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孩子们很兴奋,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乐器和戏剧脸谱。他们对夏天的中国之行更加期待了!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看到这样的表演!”观众理查德对活动主办方说。

  美国纽约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云南商业文化协会会长李溶介绍,为庆祝亚太裔传统月,5月28日晚,纽约州将14个地标点亮为粉红色和浅蓝色。此外,纽约曼哈顿第六大道44街至55街举行了盛大的亚太裔传统月游行。纽约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和众多亚太裔社区或团体都参加了此次游行。

  华社举办“品尝舌尖上的中国”活动,即一年一度的户外中国美食文化节,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侨团举办5公里马拉松社区长跑活动,吸引约7000人参加;日本人协会举办亚洲电影与艺术之夜,上映很多亚洲经典影片;纽约城市博物馆还专门举办了亚太裔传统月系列活动——“纽约市隐藏的声音”,讲述亚太裔和纽约市城市发展历史息息相关的一些大事件……细数5月以来纽约举办的各类亚太裔传统月活动,李溶表示:“有趣又有意义!”

  铭记华工历史

  多年来,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和加拿大亚裔传统月期间都会举办纪念铁路华工的相关活动。今年是美国太平洋铁路建成155周年,也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139周年。华工是这两条铁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美、加两国都重视挖掘华工历史,纪念华工事迹,致敬华工贡献。

  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介绍,今年5月10日至11日,犹他州在太平洋铁路合轨所在的金钉历史公园举行了4场“铁路接轨”模拟秀,纪念参与铁路修建的各族裔铁路工人。除了“铁路接轨”模拟秀外,犹他州华人团体还组织了以铁路华工为主题的画展、讲座、纪念招待会等活动。

  “1869年5月10日,在美国犹他州的普罗蒙特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一起钉下了世界上首条横贯美国大陆铁路的最后一颗道钉。”乐桃文说,华工用生命铺就了太平洋铁路,但在当时的通车仪式上,却未见到一张华人面孔。华工的贡献一度被抹去,成为“沉默的道钉”。2014年5月9日,在美国修筑铁路的1.2万名华工被载入美国劳工部荣誉榜。2019年,在太平洋铁路竣工150周年之际,犹他州举行盛典,对华工的贡献予以肯定和感激。

  美国南加州广府人联谊会创会会长陈灿培与夫人李碧清长期致力于铁路华工相关文献及文物的搜集与捐献。陈灿培称,自2007年以来,他与夫人通过线上拍卖平台等渠道,搜集到许多铁路华工在修筑太平洋铁路时使用过的道钉、勘测图、锄头、钳子、陶罐、油灯等物品以及照片等影像资料。截至2024年6月1日,他已无偿捐出各类文物共17970件。这些文物主要捐赠给中国和美国的博物馆。陈灿培提供的一个捐赠名单显示,接受捐赠的博物馆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等39个中国博物馆和夏威夷珍珠港航空博物馆、陈纳德航空与军事博物馆、加州铁路博物馆等7个美国博物馆。

  “太平洋铁路的贯通对美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美国却曾长期忽视华工付出,使华人长期遭遇不公正待遇。”陈灿培表示,希望有更多人共同守护并传承这段历史。

  乐桃文积极探寻铁路华工的足迹和过往。他曾多次到太平洋铁路汇合处——普罗蒙特里游览那里的铁路线并参加相关活动,也曾到铁路华工居住过的犹他州特伦斯小镇铁路华工小屋遗址参加纪念活动,还到过内华达州太平洋铁路沿线小城卡林市参加铁路华工纪念碑揭幕仪式。去年底,他参加了在犹他州政府大楼广场举行的铁路华工纪念碑奠基仪式。

  “华工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忍受着烈日与尘垢、寒冷与孤独以及雪崩、塌方、疾病等风险。作为修建铁路的主力军,他们用极短的时间完工,大大加快了美国发展的步伐。”乐桃文说,希望亚太裔传统月的活动能推动美国各界民众铭记铁路华工历史,促进各族裔民众消除隔阂、和谐相处。

  耶鲁华工纪念碑、温哥华华人功德匾、多伦多铁路华工纪念像、温尼伯铁路华工纪念碑……从1982年起,加拿大联邦政府、部分省市政府和华侨社团等,拨款或捐资,先后在耶鲁、温哥华、多伦多和温尼伯等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建立了多座铁路华工纪念碑、匾、像。每一座纪念丰碑都铭刻着铁路华工的历史功绩。在亚裔传统月,不少人会自发到纪念碑前瞻仰,缅怀铁路华工的卓越贡献。

  增进相互了解

  今年5月1日,加拿大文化部部长发表声明称,加拿大亚裔传统月旨在肯定“200多年来,亚裔加拿大人帮助加拿大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和热爱的国家。在艺术、体育、科学、商业、政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等领域,加拿大社会中随处可见亚裔加拿大人的贡献”,“遗憾的是,亚裔社区在加拿大仍然面临挑战,包括系统性障碍、种族主义和歧视。”

  5月26日,加中友谊促进会在蒙特利尔城市公园举办了“五月的鲜花——多元文化暨加中友谊促进会第二届征文颁奖礼”活动,被当地市政府纳入亚裔文化月活动。胡宪介绍,这届征文比赛的主题围绕“排华法案”百年反思展开,获奖者中有青少年,也有老华侨。现场不仅设置了反映加拿大华人百年历史的图片展,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5月,颜炳文和家人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Sight》。“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奋斗的电影。”颜炳文说:“这部电影的主创王明旭医生本人的故事也非常励志。过去一年来,他在全美四处奔波宣传电影,希望更多美国人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华人对美国的贡献。我们这代移民都能从电影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很多在美华侨华人都带着亲朋好友到影院观影。”

  “长久以来,亚太裔在美国社会公共事务中处于边缘地位。亚太裔传统月是展示亚太裔文化历史和亚裔对纽约州贡献的绝佳机会。”李溶说,亚太裔传统月的活动有助于增进不同族裔之间的相互了解。

  李溶介绍,亚太裔传统月促成了纽约市长办公室亚裔美国人事务委员会的诞生。该委员会由来自不同社区团体的代表组成,每个月都开会共享资源,讨论共同的挑战并提出建议,为城市政策提供参考。在美国,亚太裔在争取自身合法权益方面还有很多进步空间。

  “无论是美国亚太裔传统月,还是加拿大亚裔传统月,都是重视亚裔的体现。侨团举办系列活动,对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胡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