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长三角奔涌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李中文 刘军国 窦 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5日   第 01 版)

  位于安徽省肥西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陈家乐摄(新华社发)

  机械手精准快速装配,装载自引导装置的AGV小车来回穿梭……在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的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低压电器数字化车间,已看不到工人守着流水线忙碌的场景。

  乐清之外,在上海,正泰集团借助区域优势,布局智能电气全球研发中心、新材料研发实验室;在安徽,打造电力成套设备制造基地;在江苏,智慧低碳节能与智能楼宇控制技术研发创新中心输出先进科技解决方案……近20年来,正泰集团立足浙江,融入长三角,发展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万人就业的“链主”。

  2023年,正泰集团实现营收1550亿元,同比增长25%。“正泰集团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不仅延伸了产业链,也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当前,正泰集团正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以更高能级的开放继续释放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正泰集团党委书记吴炳池说。

  G60科创走廊自启动建设以来,将长三角多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条贯穿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科创走廊,推动区域内资源要素的集聚融合。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和产业链在此诞生、壮大,正泰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长三角产业集群各扬所长,区域内科创要素不断集聚,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郭淑晴说。

  长三角便利的资源优势,也在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赋能。

  目光转向杭州萧山,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正在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像逛超市般简单。走进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产业数字化展示中心大屏,与企业实体产线相一致的数字孪生虚拟产线正实时呈现着运料、装配、包装等生产各环节的情况,企业实现了人员、设备、运维、能源精准管理和生产调度预判。

  二楼,工业软件“超市”里,陈列着80多种软件应用,涵盖不同行业的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环节,链接了400多家服务商,每个展区上方,还贴上了数字服务企业的二维码,供有转型需求者扫码查看、深入对接。

  以“产业数字化路由器”和“数字产业化新引擎”为总体定位,该中心已聚合制造业优秀数字化产品300余个,促成长三角地区近百家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服务制造企业2000余家。

  例如上海某大型精密磨床制造企业,通过能力中心服务商的数字化赋能服务,生产效率提升97%,产品准时交付率提高98%,冗余物料利用率从不到10%提高到40%,破解了制造周期长、市场多变等难题。个性化需求也能满足,能力中心服务商为江苏海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定制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使公司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率达到98%,人员管理成本节约43%。

  “我们瞄准工业企业全场景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全球招引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协同、数字供应链、智能制造等解决方案商、工程实施商和研发创新机构,目前已形成面向汽车零部件、化纤新材料、机械加工等多个行业,适合制造企业的综合性产业数字化促进能力。”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主任傅正说。

  近年来,长三角各城市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效融合,全面激活制造业潜能、提升制造业能级。展望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