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爱达·魔都号”累计搭载约15万名游客

国产大型邮轮引领消费新时尚

本报记者 谢卫群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4日   第 02 版)

  5月26日11时许,上海宝山区宝杨路邮轮码头,“爱达·魔都号”稳稳地靠泊港口。“上个班次的客人已经下船,下午出发的客人稍后登船。”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游客按预约时间登船,每个小时安排约1000人。”

  当天,“爱达·魔都号”自今年元旦首航以来的第三十四次航行结束,第三十五次航行随之开启。

  不一会儿,游客开始上船,出海关、过边检、登船登记,现场秩序井然。通道上,船员不断问候“欢迎来到‘爱达·魔都号’”。一个又一个团队的游客陆续登船,脸上挂着笑意。“可以登上自己国家造的大型邮轮,很开心。”一位游客说。

  “首航至今,‘爱达·魔都号’累计搭载约15万名游客,平均上座率超过95%。”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辉说,这个数字,表明运营起步良好。

  邮轮产业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国际化程度高。刘辉说,邮轮的全链条包括研发、设计、建造,还有运营、供应链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目前,中船邮轮公司在上海形成了本土产业集群,包括邮轮的研发设计、总装建造、供应链配套、运营等全系统环节。

  在研发设计方面,中船邮轮与世界知名的邮轮建造商芬坎蒂尼集团成立了邮轮总包设计公司——中船芬坎蒂尼邮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完整的邮轮设计总包能力,为船厂提供项目管理支持和服务。在供应链建设方面,中船邮轮全资收购了德国邮轮内装企业R&M,成立戎美邮轮内装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为首家独立完成大型邮轮公共区域交付的本土内装总包企业。

  “邮轮内饰相较一般家装,有着更严格的要求。比如,同样是一个沙发,邮轮要求它的材质更轻、更环保。”戎美邮轮内装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斌介绍,“公司以总装为重点,将全面带动邮轮信息化、船供、娱乐多方位发展,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全球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为提升邮轮运营能力,中船邮轮于2018年组建了全能力邮轮运营公司——爱达邮轮有限公司,不断吸收国际邮轮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化运营管理流程。目前,爱达邮轮运营团队麾下汇集了来自全球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邮轮人才,在市场营销、产品和酒店管理、海事管理、新船监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推动邮轮产业的发展,上海不仅在制造、港口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建设船供基地,为邮轮提供有力支撑。

  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已成为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方向。“爱达·魔都号”全船约1300名船员,来自30多个国家;海外乘客占比约8%,客源来自20多个国家;国际供应商超过20家;设计建造中,共有国内外1000多家厂商参与其中,孵化和培育了邮轮研发设计、总装建造、核心配套等一批重点企业,牵引带动了制造、建筑、能源、交通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循环畅通。

  “爱达·魔都号”第三十五次航行的登船过程,持续了几个小时。国产大型邮轮,正引领消费新时尚——“爱达·魔都号”的船票预售,已排到了今年9月。

  交通运输部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0余艘国际邮轮在中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一季度旅客运输量达19万余人次,其中,爱达邮轮旗下两艘邮轮——“爱达·魔都号”和“地中海号”,占总体运量的70%左右,预计中国邮轮运输市场将继续稳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