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地方之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湘赣合力 共护清水

本报记者 周 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30日   第 10 版)

  在江西和湖南交界处,有一条滋养两省的“母亲河”,在江西省叫萍水河,在湖南省称渌水。

  这条河发源于罗霄山脉北麓杨岐山,自江西省萍乡市流入湖南省醴陵市境内,汇入湘江。过去,河流上下游遍布各类钢铁、化工、建材等工厂,河水水质一度受到严重污染。2018年以前,萍水河金鱼石断面多项水质指标长期超Ⅲ类水质标准,有些月份为Ⅳ类甚至劣Ⅴ类。

  如今,萍水河蜿蜒流淌,湾湾清水犹如一条绿飘带,穿城而过。

  萍水河嬗变的故事,还得从4年前的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说起。

  2019年,江西省与湖南省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根据协议,两省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如果江西注入湖南的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湖南补偿江西;反之,江西补偿湖南。

  萍乡以签订协议为契机,决心治好萍水河。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萍乡持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市6个工业园区均配套建设了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3.71万吨;萍安钢铁公司等重点排污单位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县级以上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2万吨……处在两省交界处的萍乡市湘东区,新建化工企业全部入园,关停沿岸小纸厂、采砂制砂厂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工厂。

  2019年下半年,金鱼石断面水质为Ⅲ类。次年初,湖南如约兑现给江西生态保护补偿金600万元。此外,萍乡还获得中央、省级渌水流域补偿资金1.44亿元。

  2021年,湘赣治水又迎来新机遇。《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加大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共筑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屏障。

  湘赣两省合力,持续探索治水新路径。2023年11月,江西、湖南两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简称《条例》), 标志着两省首个协同立法项目圆满完成,开启跨省生态保护的新探索。《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共16条,就跨区域协作探索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航道协同、联动执法、应急联动、联合巡河、生态保护补偿等机制,解决了协同保护“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关键问题,构建起流域共抓大保护的新格局,为加强萍水河(渌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