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融媒时代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我们一定会再来!”(采访手记)

毛 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8 版)

  “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组采访时,经常听到受访大使提出想多去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今年5月,“我在中国当大使”开启地方行活动,邀请9国驻华使节走进重庆。在这个“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通过我们的镜头,记录了一幕幕彰显中外友谊的动人瞬间。

  坐落在长江岸边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前,别开生面的“陆海小使者”国际交流项目启动仪式让使节们格外难忘。

  ——“我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小学,我的家乡沙坪坝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有着通江达海的魔力。”

  ——“我是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学生。钢铁意志、开放创新是我们的家乡气质,在现代化的钢铁智慧中心调度下,智能浇钢机器、锻铸机器人、分拣机器人锻造出一块块好钢。”

  ——“我是来自重庆市渝北区渝开学校的小学生。渝北是重庆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从这里驶向全球。”

  台上,10名“陆海小使者”代表用流利的英语推介重庆品牌;台下,使节们频频颔首微笑。启动仪式结束后,使节们走到“陆海小使者”中间,和他们亲切交谈。

  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将一枚印有中洪两国国旗的徽章送给一名“小使者”。他说:“我的国家在中美洲,欢迎你将来去看一看。”一名“小使者”用流利的英语与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交流,大使身旁的翻译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大使不由地感叹中国小学生的自信与好学。尼加拉瓜驻华大使迈克尔·坎贝尔招呼一群“小使者”合影留念,大家齐声用英语喊“尼加拉瓜”……

  这一幕幕画面,生动诠释了“陆海童心·通达山海”的主题。当大使遇见“小使者”,看到了中国“平视世界一代”的风采,这些重庆孩子也由此在心底播下了跨越国界、超越年龄的友谊种子。

  这样的暖心场景,此次“驻华使节重庆行”活动中还有很多。在“陆海之约”交流晚宴上,现场烹饪的重庆小面成为头道菜,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致远主动走到厨师们面前,特意用现学的一句“巴适”致谢;在大足石刻景区,使节们观看了传统鲤鱼灯舞,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融入欢迎队伍,与大家一同舞起了鲤鱼灯……

  热情好客的重庆人,给使节们留下了温暖记忆。行程结束之际,使节们说得最多的一句是:“重庆,我们一定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