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读者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龇”与“呲”(杜老师语文信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18日   第 05 版)

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天真冷,冻得我直呲牙吸气,练了一套拳,暖和些了。”请问其中的“呲”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宁夏读者  方先生  

 

方先生:

  句中是说由于天气冷而露出牙齿吸气,表示“露出牙齿”的意思时,宜用“龇”。

  “龇”读作zī,表示“露出牙齿”。《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龇着牙”“龇牙咧嘴”的示例,其中都用“龇”。

  “呲”读cī时,表示“申斥,训诫”,带方言色彩,在口语中常儿化,例如“志刚挨呲儿了”。北京话用“呲”,常见说法有“呲得”(cīde)“呲愣”(cīleng)等。

  “呲”虽然有同“龇”的用法,但一般不采用这种用法,所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提醒读者“不宜写作‘呲牙咧嘴’”。此外,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只有“龇牙”而无“呲牙”。

  因此,句中的“冻得我直呲牙吸气”宜写成“冻得我直龇牙吸气”。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