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地方之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

本报记者 史自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16日   第 10 版)

  近日,《河北省2024年要素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实施,围绕土地、人才、金融、科技、公共资源、数据六大要素保障,推出90条针对性改革举措,为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

  近年来,河北省出台一系列撬动性政策,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改革,实施一系列专项整治,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没想到这么快,只跑了一趟,不到一小时就把所有事项全办完了。”近日,河北省深州市勇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松诺药房负责人王峰拿着崭新的证照连连称赞。

  自2023年7月以来,河北瞄准“审批速度最快、企业成本最低、营商环境最优”目标,在省市县202个政务大厅全面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咨询、全程帮办代办、辅助业务申报等服务,统筹部门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惠企政策直达、主动兑现,打造整体服务体系。

  聚焦群众办事更方便,河北提出极简办、智能办、马上办、满意办“四办”目标,把所有涉企和民生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各地政务大厅,同时开通全省一体化线上服务平台,推动办事“只进一门”“一网通办”。把全省热线电话进行整合,使用“12345”一号对外,既方便群众拨打,又便于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创新打造“惠企利民政策通”平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全省各级政府常态化组织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总的来看,河北企业的信心普遍增强,去年平均每天净增企业700多家。”河北省副省长赵大春说。

  河北各市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出新做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走向纵深。

  河北省唐山市聘请了28名“营商环境观察员”,包含民营经济人士、工商领域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人等,收集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及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

  河北省武安市纪委监委找准监督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优化涉企服务、推动政策落实、转变干部作风等工作,持续强化监督,定期深入企业、项目一线,听取、收集企业有关诉求,着力整治审批任性、监管不当、违规操作、服务不优等作风顽疾。

  “去年以来,武安市纪委监委组建12个暗访监督组,深入窗口单位、办事大厅、执法一线开展高频次暗查暗访,发现和纠正个别窗口办事效率低等问题14个。”武安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尹建东说。

  2023年以来,河北省营商环境优化不断迈上新台阶。全省开发区项目建设必需事项实现区域评估全覆盖;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16个测绘事项已优化压减为3个;省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和备案类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压缩至39、33、31个工作日,审批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赵大春表示,2024年河北省还将强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提高要素支撑水平,深入开展提升执法质量行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