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医生与博学(新视野)

秦泗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05日   第 08 版)

  吉迪恩·曼特尔是英国的一位乡村医生,博览群书,知识面很广,善于观察各种生物的生活现象。他经常邀请不同学科的人士到他的家中讨论问题。他认为医生在给患者诊疗疾病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病情,了解患者心理,方能发现实际的问题,应用合理的技术方法解决,这是医生最重要的临床技能。因此,曼特尔成为当地有影响的医生与学者。

  1822年的一个周末,曼特尔和夫人在野外郊游时,忽然在公路旁的乱石块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骨骼和牙齿,他仔细观看这些化石的时候不禁惊呆了,这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动物化石!

  曼特尔将这些化石送给大英自然博物馆的欧文博士,欧文仔细研究了曼特尔发现的奇异化石后,与曼特尔联名发表了对该化石研究的论文,认为这是已经消失的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动物,并为这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名字:恐龙(dinosaur)。从此恐龙这个词传遍了全世界。假如发现这些化石的是学识浅陋的医生,可能就放弃了继续观察研究的兴趣,恐龙在世界上的发现就不知道要晚多少年。

  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的数千年医学史中,著名的医生几乎都是哲学家和博物学家。中国最早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相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所创。医圣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时兼职行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翻译到欧洲,书名译为《中国的博物志》,似乎与医学不甚相关。博学对临床医生为什么如此重要?人类所有的知识、概念乃至自然和社会的历史,都是互相关联的,而医生面对的是不同病情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唯有博学,方能成就良医。

  世界上最复杂的莫过于生命。地球有50亿年的历史,生命至少有35亿年的进化史,人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人体的结构和生命现象太复杂了。

  目前所知,现代的波音747飞机由600万个零件组成,人体一个细胞里面有30亿个碱基对,而人体大约由50万亿个以上细胞组成,每一秒钟内,神经系统都要发出100万个以上的神经冲动指挥人体活动。人体的生理变化、代谢与自我平衡过程更是奥妙无穷。对人体的结构与生命现象,包括大部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轨过程,现代科学已知的远不如未知的多。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庆祝建国200周年,曾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向人类奉献两项礼物,一是载人登月,二是征服癌症。两个计划各投入了约200亿美元,结果登月计划提前实现,而征癌计划宣告失败。这也从侧面说明人类战胜疾病比征服太空还要困难。

  人类面对一些顽疾、绝症,往往望洋兴叹,这不仅是因为人体极其复杂,也因为良医的成长格外艰难。

  一个医生或一个医学团体在从事医学某一专科工作和研究中,初期必须专注于学习某一专业,尽快掌握基本的临床应用技术,形成专业支撑后,再注意制度规则、标准的建设和完善。当占有了足量的医学科学与其他相关知识后,且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或研究实证,往往不自觉地倾向于医学技术与人文哲学的交融,形成医学文化的内核。

  因此,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临床一线后,医生能力的成长过程可能是沿着这样的路线:基础知识学习与扩展—专业技术学习—专业学术探索—博学—专业思想与技术获得新的提高—医学人文思考—不同程度进入哲学思维的境界。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将我们所处的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世界,第二世界是人的精神或心灵世界,第三世界指既有的文化(文明)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要进行学术创新,就必须掌握第三世界的相关知识与发展脉络。不熟悉已经有的相关科技、文化成果,企求创新必然流于虚妄和空虚,但也不能被既有的文化观念所束缚而不能自拔。

  一个真正的学者在第三世界获得了足够的装备和给养后,应脚踏实地深入第一世界(物理世界),了解实际情况,直面事物本身,从而创造新的文化财富。对于有志于医学的人而言,则是从文化世界充分汲取人文素养、从精神世界深入理解人的思维与情感之后,重新跃入物理世界,一往无前地与疾病战斗,不断探寻人体的奥秘。

  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就具有了自我繁殖的能力,在多次与社会交流和自我心灵交流的过程中,知识可以产生知识,思想可以产生思想,遇到医学问题或非医学事物,不经意间的怀疑、追问、探索,会自然流出创新性思维。知识面越广,思维越深沉,专业的发展前景就越好。

  由此可见,只有博学与不停思考、探索的学者,才能具备丰厚的文化积累和充分占有各种实证材料。进入这个境界的人自然抛弃世俗,追求精神,形成了对事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在思维模式上自然地进入精神或心灵世界。源于人类心灵深层追求社会秩序、和谐的天生倾向,学者们会经常向心灵深层叩问并聆听其回声,并引导他们在必然的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

  新思维指导新实践,新理念创造新结果。任何专业的学者,一旦修养成求实、独立、沉潜的精神品格,创新或原创性成果将繁花似锦,成功或许只是早晚的问题。

  (作者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名誉院长、矫形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