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开车到雄安,很多人会走京雄高速。智慧照明灯杆、智能融雪除冰、交通事件智能分析……驱车行驶在京雄高速上,许多出行者对这条智慧公路的感受是4个字——“耳聪目明”。
作为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慧公路试点项目,京雄高速去年底全线通车运营。它拥有敏锐的“五官”、密集的“神经网”、会思考的“大脑”……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这条高速公路不再只是简单的通行设施,更是可感可知、能听会言的智慧体,是“智慧的路”。
中国的智慧公路越来越多,正在引领交通新潮流。今年1月,杭绍甬(杭绍段)高速公路通车。一旦发生团雾,这条高速的相应路段会智能匹配雾区照明强化、限速限距、行车提醒等交通管控策略,对尚未进入团雾区域的车辆进行收费站入口管控,全方位减少因能见度降低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这条高速上,还有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全程跟踪、隧道应急管控、服务区充电预约和在线点餐等智能应用。
“智慧的路”靠的是科技赋能。5G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智慧的路”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网络支持,使各种智能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实时通讯和数据交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赋予了“智慧的路”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的能力,使道路管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智慧的路”的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实现对道路交通情况的精准预测和调度。如果把智慧公路看作一个能思考、会表达的“人”,云控中心就是智慧公路的“大脑”。云控中心能够辅助公路的管理者做决策,实现人、车、路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最终使交通运行高效、安全、绿色。
“智慧的路”面临发展新机遇。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交通新基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智慧公路建设,强调要提升公路智能化管理水平及智慧化服务水平。根据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到2027年,全国公路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构建公路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一套模型、一套数据”,基本实现全生命期数字化;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实现公路数字化转型,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
我们相信,随着“智慧的路”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的交通出行将更加智慧、便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