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经纬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民生新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22日   第 05 版)

  【新闻】

  重庆巴南:

  打造“巴适小院”  激发治理新动能

  本报重庆电  (记者刘新吾)“梨园春季管护期来了,村里很多老人的梨园需要帮忙,大伙说说,怎么办?”在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巴适小院”里,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比对方案,最后决定引进社会服务,用无人机进行春季管护。

  “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乡里乡亲都爱来这里坐坐,事情一起商量着办。”集体村党委书记郑孝前介绍,建立“巴适小院”后,村里大小事办理更顺利,邻里关系更和谐。

  近年来,巴南区开展“巴适小院”创建活动,每个小院由多家农户组成,建有“议事亭”,在院落长的带领下,村民们共同商议各类事务。去年,首批13个“巴适小院”通过验收并授牌,全区乡村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幅村美、人和、业兴的新农村画卷扑面而来。

  在建设“巴适小院”过程中,各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双河口镇北隘口村,中建科技西部公司发挥规划设计、智能建造等方面优势,和村党支部携手打造“新房子”为主题的“巴适小院”,帮助村民改造院墙、植绿种草、设计墙绘;圣灯山镇引导村民通过“巴适小院”商量产业发展,利用房前屋后“方寸地”,因地制宜发展石斛和花木种养等,促进群众增收……

  如今,按照每村每年至少建成1个“巴适小院”的进度,巴南区将用3年—5年时间建成上千个“巴适小院”,以“环境舒适、治理舒畅、文化舒心”为标准,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精神风貌持续改善,庭院经济巩固发展,不断创造美丽乡村幸福新生活。

 

  【短评】

  “急难愁盼”尽快办

  刘新吾

  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的乡村马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绿植辉映……重庆市巴南区“巴适小院”纳民意、解民忧,让群众的部分“急难愁盼”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推进基层治理,要不断探索完善实现形式。要尊重村民意愿,进一步完善自治机制。尤其要减少过多开会等形式主义,避免为了“治理”而“治理”,而是有的放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既要建立健全“巴适小院”考核评价机制,也要避免过度检查,以免造成攀比之风。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小院内的法律法规宣传机制,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要完善小院内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解决。

  德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石,应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开展文明创建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带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治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应积极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中,通过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推广智能安防系统等方式,提高智能化水平,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