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长江岸边,春和景明。近日,在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由农业农村部、湖北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共同主办的2024年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举行。20万尾幼鱼、700尾2龄、120尾3龄、100尾5龄、10尾15龄子二代个体被放归长江。它们将沿着长江水道,一路向东,遨游入海。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在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和鱼类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野生资源呈下降态势。扩大中华鲟增殖及放流规模,是恢复中华鲟野外种群数量、促进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重要保护措施。
40多年来,中华鲟人工繁殖关键技术不断走向成熟。1982年,中华鲟研究所成立,开始研究和完善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技术。2009年,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揭牌,中华鲟创新研究进一步深入。经过几代科研人员努力,中华鲟营养发育调控、遗传管理、性别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及组装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被攻克,现已建立覆盖亲鱼培育、催产繁殖、梯队建设等的全生命周期保护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华鲟规模化繁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持续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截至2023年已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800万尾,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具有示范作用。为了掌握中华鲟放流后的去向,更好评估放流效果,科研人员会给中华鲟装上声呐标记、卫星标记、PIT标记等,从而定位中华鲟的行踪,分析影响其野外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为下一步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