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归创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4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种蔬菜、开农场、养绿植,海归“新农人”——

逐梦在希望的田野(千行百业看海归)

孙亚慧 甄 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10日   第 10 版)

  吴超峰在位于福建省德化县的水稻种植基地。

  王宇在位于河北邯郸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

  郑泽楸在亲子牧场为游客制作咖啡。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海归“新农人”们正以其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思维,推动当地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他们深入挖掘传统农业潜力,积极拥抱新科技,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渠道。

 

  纷纷变身“新农人”

  1999年,吴超峰从福州大学金融管理专业毕业后,前往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深造。“这段留学经历,进一步丰富了我的农业知识,也为日后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吴超峰说,彼时,他隐隐感觉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未来对环境与食品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里蕴藏着不少机会。

  博士毕业后,吴超峰顺利进入日本野菜俱乐部,投身于有机蔬菜的培育工作。在福建晋江人才引进政策的感召下,2012年吴超峰决定回国创业,借助家人的力量和自己留学、工作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他聚焦有机蔬菜种植,希望能将更多健康蔬菜送至消费者的餐桌。

  彼时,来自河北的王宇同样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在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回国创业时,在朋友们的启发下,他将目光投向了多肉植物这一新兴领域。“那时,种多肉的风潮正在兴起,消费者愿意用植物美化家居环境、点缀办公场所,这种便于打理的植物很受年轻人欢迎。”王宇说。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掩映在一片花红柳绿中的孔雀湾亲子牧场,到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留加海归郑泽楸是这家农场的负责人,在游历了30多个国家后,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旅游业和酒店管理经验,也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2018年,他辞去国外工作回到祖国,加入了“新农人”的创业队伍。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但许多孩子逐渐与大自然疏离,失去了与之亲近的机会。”2020年,郑泽楸着手将荒废多年的雷甸镇塘北村双年坝原琵琶湾生态农庄转型升级为孔雀湾亲子牧场。他说:“原先的生态农庄主要以餐饮业为主,缺乏农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他希望通过孔雀湾亲子牧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业的平台。

  将田园风光“搬”进城市

  近年来,吴超峰除了专注于有机农业,还化身“都市农夫”,提出了“农业+环境”“农业+艺术”的理念,试图将农业与现代都市生活进一步结合。“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从物质层面更多转向精神层面,农业也应随之转型。”

  如何让农业更具观赏性、更富立体感,成为吴超峰思考的重点。怀揣着将田园风光融入城市生活的梦想,他希望城市居民能在都市领略到自然的美好,将田园风光“搬”进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吴超峰创立了泉州市绿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农业与环境艺术、建筑景观深度融合。他带领团队规划并实施了屋顶生态农场建设、植物墙垂直绿化以及办公生态绿化等一系列创新项目,为传统的办公环境更添“绿”意。

  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致力于拓展多肉种植领域的王宇,也在积极研发副产品与附属产品。他携手专业设计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便捷式多肉植物提篮、补光灯等40余项创新产品,其中十余项获国家专利。这些产品的推出,改善了多肉植物的微生长环境,观赏效果得到提升,家庭种植变得更加便捷。

  在与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合作中,王宇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农业知识。在专家指导下,王宇团队对土壤微元素成分进行改良,研发出造型别致、品相优良的多肉新品种。“我们还将多肉种植与文创产品、生态家具相结合,研制出多肉植物生态茶几、茶桌等,希望能让多肉更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居艺术的一部分。”王宇说。

  在郑泽楸看来,传统的农事体验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对牧场服务的需求。他对园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将其打造成一个集萌宠互动、亲子教育、家禽培育及水产养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区。从种植区标准化改造到水系景观升级及休闲游乐配套等项目的规划与实施,郑泽楸亲力亲为,他还引进了孔雀、梅花鹿等观赏性强的动物,让牧场更具特色;种植草莓、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供游客采摘品尝。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感受自然教育的魅力,郑泽楸特意在园区内打造了一个具备探索空间的儿童乐园,配备各种游乐设施。他说:“这些改造和升级是我们的全新尝试,希望能为亲子农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

  “一起过上富裕好日子”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海归“新农人”是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者。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具有局限性,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这对我们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聚焦蔬菜立体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吴超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晋江人,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为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出一份力,进一步助推乡村发展。”他认为,只有将农业与现代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郑泽楸还将目光投向了科技农业升级。他计划将亲子农场打造成为科技型低碳产业,通过提升种植技术、扩大农庄规模、增加大棚的科技含量,吸引更多孩子前来体验。他相信,这样的创新举措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的附加值,也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直观了解农业的平台。

  经过与团队的反复实践,王宇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新技术——阴阳面棚。这项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帮助农户每亩每年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这一成果让他深感欣慰,坚定了王宇继续探索科技农业的信心。

  购买多肉植物的主流群体是年轻消费者,为了开拓销路,王宇高薪聘请了专业的直播团队,搭建带有深厚曲周文化元素的直播平台,通过培训种植户、网上直播等形式开展网上销售。此举不仅带动了1300余人从事直播工作、参与线上经营,还使曲周的多肉植物在国内知名网络销售平台上名列前茅。

  “农户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农户。”王宇带领公司常年为“新农人”提供无偿指导、系统培训以及周到的收购服务。“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离不开乡亲们的配合和支持。让大家能一起过上富裕好日子,这是我们创业者最幸福的时刻。”王宇说。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