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4月06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栽下一棵火焰树

马哈茂德·阿卜杜勒·穆尼姆(埃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06日   第 07 版)

  埃及胡夫金字塔建造于4500多年前,当人们仰视它的时候,心灵会被雄伟的气势震撼、为不朽的远古文明倾倒。作为在埃及长大、就读南开大学的文学博士,我常把胡夫金字塔建造时期的社会形态与中国历史联系起来思考。那时的华夏民族处于新石器时代,有良渚文化和绽放“青铜之光”的三星堆文化等,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两面旗帜,以特有的文化标识在非洲和亚洲互相映衬、彼此呼应。

  2023年初冬时节,我与十几位中国作家、汉学家一起来到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参加中外作家交流营五周年纪念活动。在公园内的古树博物馆,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已经碳化的4400多年前的古树上,突然袭来一阵远古森林的气息,让我难抑激动之情。

  恍惚间,我眼前出现了这棵巨大的青皮树枝叶茂盛、果实累累的样子;当轻风吹过时,它在广东潭江的树林里飘展枝叶、翩然起舞,仿佛向远方巍峨的金字塔展现柔美的身姿,诉说着铜器和织物的华美故事。我的思绪一边在历史和现实间跳跃,一边梳理文明发展的脉络:在这株青皮倒下之后不久,古埃及和古中国便开始贸易往来。到了汉代时,中国使者穿越鸣沙朔风,用“丝绸之路”的纽带连接两个璀璨文明,唱响了融通互鉴的美妙歌声,我对它们开放的胸怀、进取的精神既敬佩又赞叹。

  远古时代,两条河流孕育了两种不同的文明。黄河河畔,古中国的先民们用刀刻甲骨,记录着天文历法和祭祀祈福。尼罗河河岸,古埃及的祖先们用笔画纸莎草,记载着法老王朝和金字塔建造。这两种文明都采用了象形文字,把自然界的形象和意义转化为书写的符号。虽然相距万里,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显示出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共同感知和理解。

  然而,古埃及文明在外族的影响下逐渐衰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在漫长岁月中渐渐失传。公元4世纪,是古代文明的转折点,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汉字也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到楷书的演变。汉字从此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象形文字,其结构之美、方正之美、寓意之美,体现了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人类文明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三大文明都曾经辉煌过,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落了。中华文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仍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和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足见其生命力的强大和持久。

  森林公园的小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文化艺术林”,我亲手栽下一棵象征和平、安康、成长的火焰树。我们胸中揣着关爱生态的议题而来,对植树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周围的人都是我尊敬和欣赏的同行,他们用他们的心,给了我许多温暖和支持,分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我挖了一个小坑,把火焰树的幼苗放了进去,轻轻地埋上土,浇上水。我想象着,有一天,这棵树会长成一棵高大的树,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象征着和平、安康、成长。有一天,我会再来到这里,看到我的树,和我的朋友回忆起这段时光,铭记我们的情谊。

  一位北京的作家向我走来,对我笑着说:“想到你来自‘沙漠之舟’,以为你对栽树不在行,走过来给你帮忙。”我告诉她,其实我们家有一块很大的园地,我从小就跟父母植树造林,我很喜欢树,也很喜欢自然。她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点点头说,爱树、爱自然是所有现代人的共识。我说,是的。我们要团结一心,爱家园,爱养育我们的地球,文明才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