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台港澳周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3月16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香港沙头角:

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3月16日   第 04 版)

  游客在香港沙头角中英街花园打卡拍照。
  新华社记者 陈 铎摄

  “日出沙头,月悬海角”,八个红色大字镌刻在仿制的界石上,格外醒目。相传这是清朝大臣巡视沙头角时所题的诗句,沙头角因此得名。自20世纪50年代被港英当局列为边境禁区后,香港新界沙头角与世隔绝大半个世纪,发展停滞,成为名副其实的“边城”。

  今年1月1日,继第一期开放后,香港沙头角除中英街以外地区全面开放,每天最多可允许1000名游客进入。这个封闭了70多年的禁区,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在查验禁区许可证后,记者获准进入香港沙头角禁区。顺着修葺一新的海滨步道,沿途可见沙头角之角、日月亭、中英街花园等打卡点。小广场上,一群举着五颜六色鱼灯跳舞的卡通动物雕塑,吸引了游人的目光。沙头角鱼灯舞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有初建于20世纪60年代、全长280米的全港最长码头——沙头角码头。码头长廊绘有沙头角人文历史壁画,栏杆上则挂满了祈福的鱼形木牌。极目远眺,海天一色。从这里坐船,可前往荔枝窝、鸭洲、吉澳等香港旅游热门地。临近码头的新楼街,建于20世纪30年代,因水运便利,当年曾是香港沙头角的重要地标和集贸中心。其时商铺摊档林立,粮油百货应有尽有。

  19世纪40年代开始,英国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占领香港地区。1899年3月,清政府与英国勘定新界北部边界,沙头角被分为“华界”与“英界”两部分。1951年,香港沙头角被港英当局宣布为“边境禁区”,香港市民进入沙头角禁区不仅要申请禁区许可证,还需区内居民提供担保,手续繁琐,自此“封印”长达70余年。

  与新楼街一渠之隔的就是中英街。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英街因为特殊位置和免税优势,成为吸引内地游客的“购物天堂”,人财两旺,一度带动香港沙头角区域经济的活跃,也让禁区内的人们初尝开放的甜头。

  如今区内最大村子盐寮下村的村长李大贵当年就在中英街香港店铺里打工。“老板开始做服装生意,后来专门改做金饰了。”生意越来越好,店里常常挤满了人,“我们店员都无法走动,交货都要隔着五六个人,手手相传递出去。”当时的“盛况”,他记忆犹新。李大贵后来去跑跨境运输,经常开着货车来往深港两地,切身感受到深圳天翻地覆的变化。“别的不说,光说路就修得太好了!”身为司机的他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没有开放就没有发展。”香港新界沙头角区乡事委员会主席李冠洪说,多年来他们一直呼吁开放沙头角禁区。2012年起,香港特区政府逐步开放边境禁区。

  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将过去的边境禁区再度整合开发。这个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可容纳250万人生活的都会区,将与深圳形成“双城三圈”布局,其中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的提出,为圈中的沙头角禁区开放按下了启动键。

  2022年6月,沙头角禁区实施第一期开放计划,先后有超过860个旅行团和3.4万名旅客到访。今年开始的第二期开放,游客名额增加,范围进一步扩大。新楼街的一家杂货店店主说,他们最期待的是早日开放“禁区中的禁区”中英街,让两边的人流物流加大融合。

  “沙头角的完全开放是大势所趋。”李冠洪说。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构想,深圳盐田区提出全力打造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目前,中英街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他也多次赴深与相关部门商讨如何加强两地联动,提供相关协作。

  李冠洪拿出深圳方面提供的《中英街整体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方案》,兴致勃勃地给记者介绍发展蓝图。“这是沙头角再创辉煌的新机遇,可以期待,未来的沙头角将从两地隔离的缓冲带变成双向奔赴的交汇点。”他说。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