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
清洁能源技术广泛应用加速碳减排(见图一)
本报电 (记者刘刚)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和《清洁能源市场监测》两份报告。该机构在这两份报告中指出,得益于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和电动汽车等技术快速推广,2023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低于2022年。报告认为,如果没有清洁能源技术,过去5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量将是现在的3倍。
根据《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74亿吨,较上一年增加4.1亿吨,增幅为1.1%,这一增量低于2022年的4.9亿吨。该报告认为,2023年的异常干旱天气导致全球水力发电量减少,一些经济体不得不用化石燃料替代品来填补这一缺口。如果水力发电量没有出现缩减,去年全球在发电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下降,从而使与能源有关的排放量总体增幅显著减小。
报告认为,总体而言,过去5年,清洁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为全球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机遇。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进程经受住了一系列压力测试,并显示出韧性。
国际能源署还首次发布了《清洁能源市场监测》报告。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成本持续下降的推动下,全球清洁能源部署加速推进,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19—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增加近50%,2023年达到1.8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0%。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部署创新高,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85%和60%。2019—2023年,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核电、电动汽车和热泵这5种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部署,为全球每年减少约25艾焦的化石燃料需求,相当于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需求总量的5%。
国际能源署同时指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仍不平衡。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继续大幅领先,2023年发达经济体和中国占全球新建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站的90%,以及电动汽车销量的95%。比罗尔认为,2023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比2022年更加强劲,清洁能源转型的快速推进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发挥了作用。“我们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推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进一步增加对清洁能源的投资。”
中企巧施“心脏搭桥”打通巴格达“交通梗阻”(见图二)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的尼苏尔广场附近,两台起重机将长30米、重约31吨的预制梁稳稳地搭在新建的桥墩上。3月的巴格达清晨仍有些寒意,但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此时,川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川铁国际)承建的巴格达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总经理郭小伟头戴安全帽,手拿设计图,注视着架梁的每一步进展。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巴格达道路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拥堵状况长期没能得到显著改善。
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2023年7月开工,预计2025年1月竣工。项目包括桥梁、地面公路(铁路)、隧道和下穿隧道4层结构,其中下穿隧道最大深度达24米。项目竣工后将有望大幅缓解巴格达核心区域交通堵塞和噪声污染。
川铁国际为此提出了“2高架+5隧道”的立体交通解决方案。“我们要像外科大夫一样,在首都交通的‘心脏部位’巧施‘心脏搭桥’,疏导缓解困扰巴格达的‘交通梗阻’问题。”郭小伟说。
尼苏尔项目还将对周边老旧的地下管线和电缆实施迁改,完成后将显著提升周边区域的市政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改善当地民生。
获取报价、协调沟通、草拟合同……曾在中国留学的伊拉克工程师易卜拉欣在项目现场忙碌奔波。“我喜欢这种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先进的桥梁建筑技术,更体会到中国人友善、勤奋、包容的美好品德。”易卜拉欣告诉记者。
尼苏尔项目因其先进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和设备吸引了来自伊拉克多所院校的师生前来参观交流,川铁国际已为当地师生培训超过300人次。“中国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希望将尼苏尔项目打造成伊拉克市政交通项目的样板,还希望为伊拉克培养更多本土专业人才,让中国技术落地生根,更好助力伊拉克战后重建。”郭小伟说。
下午5点,巴格达交通晚高峰如期而至。网约车司机拉提夫在尼苏尔路口等待通行时掏出手机,拍了一张施工现场的照片。
“这里是巴格达最拥堵的路段之一,我知道中国企业正在为我们建造一个庞大的立体交通工程,期待它竣工的那天,我们对中国制造充满信心。”拉提夫说着便把照片发在了社交媒体上,还特意标注了“中国制造”并附上一个“赞”的表情。
(据新华社电 记者段敏夫、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