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额尔古纳叫作“睡美人”,因为在冬天,这里的一切仿佛冬眠一样。
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政府所在地拉布大林的路上,草原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白中泛黄、黄间夹白,好似泼洒下一大锅蒙古奶茶。当地人说,额尔古纳最美的季节在夏天——绿原莽莽,林海郁郁,游客众多。现在,则是休养生息的季节。
在额尔古纳市的几天,我却发现天越是冷,人们越是热情。额尔古纳的样貌在我心里愈发清晰,一些生动有趣的细节慢慢浮现……
从湿地到森林
发源于大兴安岭的根河,自东北向西南注入额尔古纳河,经过这里时,留下一颗明珠——额尔古纳湿地。时值冬季,万籁俱寂。如果说还能听到什么声音,那必然是汽车引擎声。声音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还给此处一片安静。
静谧中有湿地守护者巡护留下的印记,由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栾刚领导的一支工作小队,正沿根河两岸分南北两线,对湿地进行巡查。“每天如此,每次要七八个小时。”栾刚说,“这个季节需要重点关注私自凿冰眼捕鱼和下套捕猎。”
以前,湿地周边有数十户牧民,冬天捕鱼偷猎、夏天放牧盖房,对生态破坏极大。栾刚告诉我,10年前,这里被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对于上述破坏湿地行为进行巡查防范,科普教育也不断增加。逐渐地,破坏事件少了,湿地恢复越来越好。2017年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挂牌“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好,如何见得?茫茫雪面上,大大小小的“脚印”就是证明。在对湿地的探访中,虽然没能见到动物的身影,但看到它们的脚印自由穿梭于游客栈道和湿地之间,我有一种“解谜”的乐趣——“这是野兔子”“脚印大点儿的没准儿是狐狸”“这个拉成一长条,实在认不出”……目前,湿地公园共有6种国家一级、2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湿地公园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冯金山看来,兰科植物茂盛也是湿地生态优质的典型指标。无人畜干扰破坏、临近河畔潮湿的阴坡阔叶林地、腐殖质土被冲刷至缓坡或密集蒿草阻挡地带、土质肥沃透气透水松软……虽然兰科植物对环境要求苛刻,冯金山还是在湿地公园一处调查地块发现了5000余株紫点杓兰。
“我们本以为很快就能统计完,甚至把计数器归零了,结果往前一走又是一大片,一下子查到晚上7点多。我当时就想,紫点杓兰这么多,它真的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吗?”冯金山笑着说。目前湿地公园里已统计的兰科植物共8种1.35万株,最密集的地块每平方米有34株。眼下,兰科植物陷入“沉睡”,冯金山坚信,有湿地守护者一整个冬天的巡护,来年,这些兰科植物会一如既往地绽放。
从湿地公园一路向东北方向前行,草原和湿地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密密的白桦林,将山坡映得发白。这不禁让人想起《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描述:“白桦林是森林中穿着最为亮堂的树。它们披着丝绒一样的白袍子”。故事中,“我们”居住的森林起了大火,“我”的弟媳妮浩身为萨满,为森林跳神求雨,最终大雨倾盆而下,林火才得以熄灭。现实中,保护森林免受火灾侵扰的并非萨满,而是护林员。
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11月15日是林区春、秋防火期,上护林国有林场党委书记、场长李彬和他的同事们吃、住都在单位,随时待命。“防火重任在身,像‘五一’‘十一’之类的节日,咱们30来人都要坚守在这里。”
“现在不是防火期,是不是就可以休假了?”我心想。
“冬天也有重要任务”,李彬说,“树木生长需要阳光,按我们的话说,有些长得慢的树会被‘气死’。这种枯树败枝最易长虫,所以看到就要砍下来堆成两米见方的树堆,待到自然腐烂化为天然肥料,既预防病虫害还能形成内生循环。另外,我们还专门喷洒针对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烟雾或药剂,冬春季预防病虫害,夏季就能少长虫。”
就这样,李彬每天日出而巡、日落而归,暑往寒来,如此重复了30多年,可他不觉辛苦,“看漫山遍野的林子长得好,我心里舒坦呀”。数据显示,额尔古纳市管理的林业面积共40多万公顷,连续22年未发生重大火灾,每位护林员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由南到北,这一片浓重的绿在“雄鸡”颈部晕染开,让额尔古纳“呼伦贝尔的缩影”的名号更加响亮。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护林、护草、护湿地工作者悉心呵护的成果。
冬忙的牧民
室韦村养牛户姜利军大叔最近忙得很,“这几头二代西门塔尔牛揣着小崽儿呢”。姜大叔告诉我,“你看那肚子坠的,再过一个多月就生了。”
牛圈旁不远处的“产房”里,阳光照射进来,“只要母牛一棒奶(淌乳汁),就带进来准备生产。”姜大叔指指入口处的摄像头,“入了夜还要时不时从监控里看它下没下小崽儿。”生产后的母牛体力不佳,要喂它喝红糖水、小米粥恢复体力;首次生育的牛经验不足,还要助产。在最冷的季节,姜大叔照护牛群却是热火朝天。
牛靠七八月打的夏草过冬,虽然省了出圈上山的时间,可是在家中牛圈里,备草、水、盐和拾粪等日常工作仍要照常进行。“养牛可不像坐办公室,每个时间段有固定工作。这点活儿听起来不多,但一遍遍重复也能忙活一天。”说话的工夫,姜大叔又拿起电钻安装起了新牛圈。
除了冬季辛勤劳作的传统牧民,额尔古纳如今也涌现了一批不分季节、日夜忙碌的新牧民:直播间里,主播正在激情澎湃地介绍产品;评论区里,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主播为“老赵”。老赵名叫赵红松,来自额尔古纳的上库力街道。
上库力的路面上鲜见行人往来,拐进“撒欢牧场”,赵红松正忙个不停。照护怀孕母羊、照顾小马、制作上库力烤饼,同时将这些工作拍摄短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平台、做直播……赵红松有自己的考量:通过新媒体推广产品、吸引游客到本地旅游;提供网购渠道,并以品质说话,达到老客户复购和扩展新客户的目的——两者最终的导向是“将一生一次的旅游发展为‘一生一世’的购买”,把额尔古纳农副产品的名声打出去,让更多人记住额尔古纳的名字。
耕耘得到了收获。“十多年前来过的朋友,有的还在网购我们的产品;有一个广州旅游公司连续5年与我们达成冬季旅游合作。”赵红松说。眼下,他又开始为旅游团到来作准备了。
农牧业,一直与额尔古纳的老百姓相伴相生:新中国成立时,内蒙古其他地方及山东等地的移民迁入额尔古纳,春夏种植春小麦、四季牧牛放羊,成为开发建设边疆的主力军。如今,科技手段运用于农牧业,还蹚出农旅融合的新路子,原先屯垦戍边的活计成了致富经,额尔古纳更富足,边城人民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远方的客人来了”
从上护林大桥开始,331国道穿过漫坡遍野的混合林带,向西北延伸。经过30多公里,路过一片色彩斑斓的建筑群,国道又倏尔拐弯往北而去,留下一条904县道通过居住地外的门楼,继续朝西北纵深。门楼上写着的“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揭示了这里的身份。
亚楠是恩和本地的俄罗斯族姑娘。亚楠带着甜甜的笑容,带我四处闲逛。在一根根圆木逐层垒摞而成的“木刻楞”旁,汉族居民杨秋兰正在烧火做饭。“姐,忙着呐!”亚楠半个身子探进院子。热锅蒸腾起的热气水雾间,杨大姐回过身,“亚楠来啦!”脚边,一只小土狗见到生人“汪汪汪”地叫,杨大姐又对我说:“进来坐!别怕,它不咬人!”
恩和是个友好的地方,它的友好源于汉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10个民族长期在这里聚居,大家尊重彼此的民族传统,一道庆祝各自的节日。依托这种多民族聚居形成的特色,恩和发展起了旅游业。亚楠给我算了笔账,这里平均每家每年靠旅游能挣10万元,“除去基本生活开销,到年末每家还能存五六万块钱。”游客人数众多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骑电动车提不起速来。
70公里外的蒙兀室韦苏木,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游客可以在街边小店买到美味的列巴,站在真正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远眺额尔古纳河和对面俄罗斯的小村庄,可以品尝蒙古族的烤羊肉、跟店家老板学上几句蒙语,如果想试试东北炖菜,也能寻到一家地道的餐馆。每当夜幕降临,七彩灯光亮起,丝毫不觉边境城市的清冷,反而能体会到“诗与远方”的美好。
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村、蒙兀室韦苏木临江村、奇乾乡奇乾村、莫尔道嘎镇太平村等11个传统村落,深入挖掘各地建筑风格、地理环境特点、民俗文化等,保护传统村落,推动旅游业发展。截至今年10月,额尔古纳共接待国内游客404.34万人次,旅游收入近95亿元。
离开前,亚楠邀请我到家里小坐。一进屋,眼镜便蒙上厚厚的雾气;没等眼镜变透,亚楠的姥姥便塞给我一大把奶酪糖,亚楠的妈妈让我尝尝热气腾腾的炖羊肉。亚楠舅舅的朋友,一位高鼻梁、灰眼睛的俄罗斯族大叔则情绪高涨:“远方的客人来了,喝杯酒再走啊!”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动:冷清的冬日里,边城人民的热情胜似夏天。